国内油价下周或迎“五连跌”,还有下降空间吗?
在新一轮成品油调整周期内,五连跌多国制造业数据疲软引发需求担忧,国内美国原油和汽油库存意外增加、下周下降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及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增产以及市场担心全球经济衰退,或迎还WTI原油更是空间失守90美元/桶关口。
然而,五连跌下行趋势并未长久持续。国内由于近期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下周下降刷新了历史高点,或迎还能源需求正从天然气向石油转换,空间截至8月20日,五连跌国际油价已经连续上涨三天(8月17日、国内18日、下周下降19日)。或迎还
8月23日24时,空间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即将开启,在国际油价反弹上升的背景下,经历了连续四次下跌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否会迎来上涨?
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8月19日第八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93.32美元/桶,变化率为4.88%。油价累积下降约260元/吨,折合升价下调约0.20-0.22元/升。从当前计价周期来看,国内成品油呈现下跌趋势。
本轮成品油价调整是今年第十六次调价,今年以来,成品油调价呈现“十涨五跌”格局,其中自6月28日起实现了“四连跌”。
涨跌相抵后,汽油、柴油累计分别上涨1610元/吨、1550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为1.26元、1.34元、1.32元。对比年初,加满一箱50升的油箱要多付67元左右。
国际油价重回半年前水平
今年2月以来,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结构性供应失衡,在市场情绪的恐慌中,国际油价迅速推高,WTI原油价格在3月最高冲至130美元/桶以上,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涨至139.13美元/桶。
此后,整体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原油价格也开始震荡回落,但仍基本保持在100美元/桶上方波动。
8月上旬,由于存在对需求不振的担忧,国际原油期货价上涨动能不足,国际油价出现下跌迹象。
截至8月16日收盘,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2%,收于86.5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2.9%,收于92.34美元/桶。这一价格再度刷新了八月以来原油的最低收盘价。
至此,国际油价已经回吐出2月下旬以来的全部涨幅,并还有小幅的回落——WTI原油创下了1月25日以来最低的收盘价格,布伦特原油也与2月中旬的价格持平。
然而,国际油价的下跌走势并没有持续下去。从8月17日开始,WTI原油、布伦特原油已经连续上涨三天。
截至8月19日收盘,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7美元,收于每桶90.77美元,涨幅为0.30%;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31美元,收于每桶96.72美元,涨幅为0.13%。
国际油价为何突然显著上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美联储加息带来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由此投资者担忧原油需求或将放缓从而加大抛售,国际油价呈现出振荡下行的特点。
与此同时,林伯强分析,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经比往年同期正常水平高出十倍,拉高了电力价格。欧洲、中东和亚洲发电用油增加,能源需求正从天然气向石油转换,欧洲的工业领域也出现燃料转换。这意味着,原油需求上行,推动了油价的上涨。但国际油市供给端的不确定因素依旧偏多,供需两端都面临着压力。
年底或反弹至125美元/桶
对于未来的原油市场需求,能源机构的预测也莫衷一是。
在最新发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欧佩克将继续下调全年石油需求预期。报告指出,二季度石油市场供需接近平衡,当下全球经济存在显著的下行风险,预计三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就将进入供应过剩状态。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认为,炎热的天气以及电价、气价的高涨,刺激了许多经济体从天然气转向石油消费,发电用油量在不断增加。
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石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并在2023年达到1.018亿桶/日,超过2020年之前的水平。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在8月13日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国际油价已从近期高点下跌近25%,至每桶100美元以下,但由于全球市场供应依然紧张,布伦特原油价格今年可能会出现逆转。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表示,最近油价下跌并没有完全解释全球供应受到的限制,预计到今年年底,油价将反弹到每桶125美元。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曾冲上120美元/桶,受此影响,国内95号汽油价格进入“10元时代”。年底,国际油价若反弹到每桶125美元,是否意味着未来国内成品油将会回归到10元/升?
对此,林伯强表示,能源作为一种商品,价格主要由供需基本面决定,因此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背后实际上是供需状况的变化。如果国际油价反弹至到每桶125美元,那么国内油价也有可能回归到10元/升的高位。
除此之外,林伯强还补充道,当前伊核问题谈判是原油市场的重要事件,如果伊核谈判进展乐观制裁解除,伊朗作为可大幅增产石油的国家之一,供应充足了,对短期油市的冲击较大。但是天然气、煤炭价格偏高,能源需求向石油转换,石油需求依旧旺盛,因此油价降幅不会很多。
(责任编辑:时尚)
-
统计:韩国百强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三星电子女高管最多
韩联社11月23日报道,韩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百大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占比仅5.6%,依旧相对较低。韩国猎头公司“Unico Search”23日表示,对去年销售额前100位上市公司进行统 ...[详细]
-
【专家建议家境不好的谨慎选文史哲,各位怎么看?】日前,@储殷 教授在《人生大师课》节目中表示,文史哲之类的专业就是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如果家里条件不好,还是要慎重”。储殷说到,“高考依然是中国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6日讯记者 殷俊红)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 ...[详细]
-
实习记者 | 南紫晗耐火材料生产商588119.SH)今日正式挂牌上市。6月6日,中钢洛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5.06元。截至9时45分,公司股价升至11.8元,涨幅逾133%,市值超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这两天的北京正在“静”下来,地铁客流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发布的客流数据显示,昨日11月21日,星期一)的地铁客流量与上月同期10月24日,星期一)相比,降幅均超过五 ...[详细]
-
虽然苹果头显未有确信,但穿戴智能时代早已开启。果链企业们已摩拳擦掌。“果链三巨头”手机业务下行果链企业近况令人担忧。根据中国信通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4月中国手机销售量同比下跌30.3%,这 ...[详细]
-
在人身险市场持续疲软,个险渠道改革尚未见曙光之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银保渠道正悄然崛起。6月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全年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2021年初,刚刚就职的美国总统拜登“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口气提出了规模高达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隐患也就此埋下。彼时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 ...[详细]
-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VR产品真正走入大众市场,还需硬件厂商、内容开发者、媒体等多重助力本报记者 向炎涛见习记者 贺王娟北京时间11月21日零点,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比赛正式打响。球迷小苏告诉《证券日报 ...[详细]
-
【环球网报道】据“今日俄罗斯”RT)5日报道,乌克兰驻德国大使安德烈•梅利尼克当地时间6月5日抨击德国缺乏重型武器供应来支持基辅“对抗”莫斯科,并指责德国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旧”武器是“将载入史册的耻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