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回稳向上,四季度货币政策如何演绎?
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动经度货持续推进,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回升。上季而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币政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演绎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四季度货币政策如何演绎颇为关注。稳增稳
10月24日,长政策带策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动经度货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3.9%,上季较上季度大幅回升3.5个百分点,币政高于市场普遍预期。演绎
近年来,稳增稳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长政策带策何货币政策,前瞻性加强跨周期调节,动经度货有力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同时,人民银行新创设了十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货币政策工具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宏观经济转入回稳向上过程,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重在兼顾好内外平衡尤其是防控好金融风险。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将宽而不溢,不排除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操作的可能性。
经济回稳向上
宏观经济已企稳并开始上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9月当月,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房地产投资降幅较8月有所收窄。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宏观经济转入回稳向上过程,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宏观政策落地的效果日益显现,基建投资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回暖的催化剂。
当然,金融数据也凸显了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给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了较大力度。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27.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多增937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6540亿元)。
展望四季度,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近期决策层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接续政策仍把基建投资作为重点,再加上四季度可能提前发行一部分明年专项债,基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房地产市场有望弱企稳。近期政策正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特别是政策性银行保交楼专项借款的推出,推动竣工速度明显加快,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盛松成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并开始上行,但仍需重视改善预期和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虽然今年面临很多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应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从而实现经济质的不断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季度如何演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基于此,对于四季度货币政策如何演绎,市场颇为关注。
“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对于货币政策的需求,不仅是完全相反的,而且对冲的力度还很大。”在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看来,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实体经济层面,有关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呼声时不时可以听到;但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美元强势后人民币汇率遇到了很大的压力,贬值速度加快。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似乎进入了一种左右为难境地,需要理清思路,审慎抉择,精准施策。
连平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继续实施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跟随美国加息,收紧相关政策。此外,未来一个阶段,对货币政策来说同样重要的是兼顾好内外平衡尤其是防控好金融风险,后者是货币政策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他表示,在维护内外平衡和防控金融变量联动风险的问题上,货币政策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因为货币政策具有明确和直接的功能,而其他政策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货币政策需兼顾多方需求,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包括总量工具、结构性工具和价格工具等来进行调节。当下,货币政策根据需要进行向松的调节,以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但要避免由于有些工具(特别是价格工具)的偏松运作,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货币贬值压力。
用降准置换MLF讨论增多
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与变化,货币政策操作还有多大空间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自8月起,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量增多,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增加。面对巨额MLF到期,市场对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操作的讨论逐渐增多。
10月17日,央行等量续作5000亿元MLF;数据显示,11月和12月将到期MLF分别为1万亿元和5000亿元;2023年1月,MLF将有7000亿元到期。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考虑到接下来MLF到期量较大,央行在落实好结构性工具的同时,仍不排除适时通过小幅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可能。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既可在基本保持流动性总量不变的同时,又向银行体系释放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资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展望后期政策,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货币方面,预计宽而不溢,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政策核心聚焦扩信贷、稳地产,不排除年内再度降准,但降低政策利率的概率偏小。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10月17日MLF等额续作,并没有降准置换操作也没有延续前两个月缩量续作,体现了货币政策在内部经济逐步修复与外部货币政策收紧的复杂环境中维持稳健谨慎操作的基调。虽然后续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也不意味着降准操作被完全排除在货币政策之外。
“综合考虑流动性缺口、MLF到期、美联储加息节奏、历史降准多发时点等,未来一个季度,我国央行均有降准的可能,今年底明年初降准落地概率较大。”明明称。
(责任编辑:休闲)
-
多位业内人士11月23日在2022论坛年会“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金融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支持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详细]
-
分析人士:商业银行、理财公司覆盖海量客户群体 将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作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行业配套规则,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的监管细则揭开面纱。银保监会11月4日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详细]
-
财联社11月4日电,融创中国港交所公告,2022年10月,本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97.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71.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3580元/平方米。截至2022年10月底, ...[详细]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4日讯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隆重召开。5年来,进博会从无到有,越办越好,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开放的载体、多边主义的舞台。作为中国重要的和 ...[详细]
-
备受期待的美国就业报告有可能促使美联储倾向在本月晚些时候第三次巨幅加息,此前一系列数据指向消费者坚韧,劳动力需求高企。周五将公布的就业报告是美联储官员在9月中的政策会议之前将获得的最后一批数据之一。这 ...[详细]
-
外媒:推特员工对公司提出集体诉讼,指责后者未提前通知就裁员违法
[环球网报道]据彭博社4日最新报道,因埃隆·马斯克计划裁减推特公司的约3700个工作岗位,部分推特员工于当地时间3日在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了一项集体诉讼,起诉推特公司。提起起诉的员工认为,推特公司在没有 ...[详细]
-
2022年度《财富》中国500强峰会于2022年11月03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出席并演讲。谈及自己所从事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行业,王振宇直言,前两年挺热门,但最终还 ...[详细]
-
只剪发、不推销、不办卡、不废话……尤其是“不废话”,简直是社恐人士的福音。这种形式的店通常被称作快剪店。凭借不洗头、十分钟剪发、十块钱剪发的理念,快剪店在中国曾经炙手可热,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经纬 ...[详细]
-
在消费行业普遍陷入融资低迷的时期,烘焙赛道再次迎来新的融资。根据36kr报道称,连锁烘焙社区店“可斯贝莉Kissbaby”获得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产业投资人,明越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而此前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