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净值波动之下:多家理财公司开始作出策略调整
来源:金融时报
银行理财正迎来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银行第一场考验。近期,理财理财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净值波动牵动着投资者的心。截至3月14日,波动银行理财市场“破净”的下作出产品占比已达到5.57%。如何稳定投资者情绪、多家调整避免发生非理性赎回,公司成为摆在理财公司面前新的开始课题。
近期,策略多家理财公司以“致投资者的银行一封信”等形式向投资者说明近期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原因以及将采取的策略,并释放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理财理财明确信号。
“今年,净值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波动理财收益的下作出波动给我们带来客户投教方面的压力。目前,多家调整投资者对基金的波动和回撤都比较能够理解,但是对于银行理财净值波动的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副行长汪建中在该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多家理财公司齐发声
近期,工银、农银、中银、建信、交银、中邮、兴银、浦银、汇华等多家理财公司向投资者说明近期理财净值波动的相关情况,从发布的内容来看,原因分析比较统一。
“主要还是受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的影响。”工银理财发文称,此轮调整的主要原因还是国际环境和突发事件带来的外生冲击,具体包括全球流动性趋于紧张、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等。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2022年1月1日至3月15日,共计3435只理财产品出现了单位净值小于1的情况,其中,风险等级为R2/R3级的理财产品3282只,分别占今年以来披露过单位净值的理财产品的8.52%、8.14%。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固收类产品特别是“固收+”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一方面,受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共振调整导致底层资产价格下跌;另一方面,适配非标资产相对稀缺,非标资产占比下降进一步限制了银行理财产品增厚收益的能力。”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在致投资者的信中,汇华理财用《孙子兵法》中的金句来启迪、鼓舞投资者信心。“坚持长期投资,与时间为友,坐享大类资产轮动价值;坚持理性投资,相信市场规律,避免追涨杀跌”是多家理财公司的一致建议。
固收类产品仍然相对安全稳健
事实上,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估值方法发生变化等原因,使得客户对理财产品净值的变化感知更加明显。“净值化转型后,估值方法的变更使得产品净值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底层资产价格波动。”王杰说。
“其实波动一直存在,只是净值化转型前投资者看不到而已。”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提出。
不少理财公司在发文中也强调了这一点,交银理财在致投资者的信中写道,“真净值”时代,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风险的提升,而是赋予了投资者更加直观地面对市场机遇、寻求价值投资的机会。农银理提出:“以市值法披露的产品净值,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产品运作情况,但也导致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产品净值的调整更加明显。”
这意味着,投资者正在经历一场理财产品持有体验的更新。
“目前,固收和‘固收+’产品仍是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良好工具。”王杰表示,风险与收益是相匹配的,投资者应客观理性地看待短期浮亏,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进入“真净值”时代,理财产品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净值波动属于正常现象,长期来看,以债券类资产为主要配置资产的固收类产品仍然相对安全和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理财公司传递出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交银理财表示,市场的短期震荡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胸有惊雷、面如平湖的底气源自对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汇华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
投资者应当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1月至2月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国家维护金融稳定大局的决心也坚定不移。
理财公司开始作出策略调整
面对理财净值的波动,理财公司已经开始筹谋对策。
工银理财则表示,在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该公司的投资团队也在及时调整策略。首先,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控制利率风险、提高票息收入等方式稳定固收投资,充分发挥高票息资产的“稳定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多元均衡配置策略,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降低单一资产和策略的波动风险;再次,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股票仓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争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提高风险收益性价比。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理财公司投资团队应保持乐观和谨慎。”王杰强调,理财公司可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和风控措施,一方面,主动与投资者充分沟通,化解负面情绪,避免非理性赎回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分析研判,避免投研人员的频繁变动,利用长期主义应对不确定性。通过久期管理、波段操作、提高债券票息水平等方式稳定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权益类资产仓位,严格控制净值回撤,防范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王良透露,招银理财将认真研究,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理财净值的波动,一是结合银行客户对于低风险配置的要求,加大固收类产品的投放力度,满足投资者低风险偏好;二是对权益类资产,加强投研能力建设,适当延长封闭期;三是加强资产配置,尽量减少回撤;四是加强投资者教育,使其认识到价格波动是常态化的。
(责任编辑:娱乐)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发表研报表示,在至关重要的黑色星期五周末,(AAPL.US)iPhone 14手机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这可能会导致在圣诞季到来之前出现严重短缺。另外,富士康 ...[详细]
-
由新浪财经和上汽奥迪共同主办的“自在新生活——新时代出行经济突围之道”主题演讲活动9月22日举行。携程集团副总裁王韦表示,中国在出游方式选择上已经走上更高的自由性定制化的旅行出行方式。“在麦肯锡提供的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在今天9月22日)的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央层面年度安排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额度达到近20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大对天然林、公益 ...[详细]
-
作者/揭书宜9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蜜雪冰城或将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式茶饮企业。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 ...[详细]
-
近日,多部门出台政策中又有多条利好风电。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风电招投标增长远超预期。为此,市场机构普遍预测2023年风电产业持续回暖。“风光电的发展正当其时。”国家节能中心专家库专家沈国平向上海证券报 ...[详细]
-
被收购三年后关店超70家,家乐福中国终换帅,独立IPO仍没影
家乐福中国的表现并无明显好转,近两年更大量关闭线下门店。收购案完成3年后,苏宁易购宣布更换家乐福中国掌舵人。9月21日,有媒体报道,苏宁易购内部发布人事调整公告,苏宁易购副总裁龚震宇将兼任家乐福CEO ...[详细]
-
上海通过人工智能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法规:激活创新允许试错,也设伦理底线
来源:上观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早在1942年,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环舞》中提出了“三原则”。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第二法则: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尽可能保护自 ...[详细]
-
9月22日13:30,上海市政府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教卫工作党委专场,邀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春莲8月3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全国首座社区超级充电站——莲花超级充电站在福建省龙岩市建成投用。该项目规划面积约4800平方米,同时可为24辆车充电,集加油、 ...[详细]
-
e公司讯,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和支持相关市场主体纾困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