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加仓、高毅减持,公、私募巨头为何在紫光国微上“分道扬镳”?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随着的分道扬镳半年报披露,隐藏在其背后的易方毅减公、私募持仓变动也浮出水面。达加今年二季度,仓高持百亿私募高毅选择了减仓,私募上而易方达旗下的为何基金却依旧看好,连续三个季度增持。紫光从此前的国微一致看好,到如今的分道扬镳“分道扬镳”,顶流机构为何在紫光国微上产生分歧?易方毅减
一幅公募前进,私募后退的达加画面正在紫光国微上演。
8月22日,仓高持紫光国微披露了半年报,私募上其中易方达旗下的为何基金格外引人注意。Choice数据显示,紫光截至6月30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中,易方达旗下的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逆势加仓。同时,高毅资产、华夏基金以及兴全基金选择了“后退”。
顶流机构产生分歧背后,紫光国微正站在关键路口。
今年以来,紫光国微原母公司紫光集团重整事项不断推进,7月重整已经落地,紫光国微德国公司迎来新东家。
从公司业务端来看,公司集成电路板块已经扛起了营收大旗,今年上半年,集成电路业务占据总营收的94.89%。不过,单是依靠集成电路业务,能否让紫光国微一改颓势,仍是未知数。
易方达向前,高毅向后
8月22日,芯片龙头紫光国微披露上半年成绩单,同时持仓的公募、私募也一览无遗。
其中,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该季度选择了加仓。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易方达旗下的该基金持有862.659万股,为上市公司第五大流通股东,倘若按照6月30日收盘价135.33元/股来计算,该基金持有的市值为11.6亿元。
而在今年一季度时,该基金的持股数量为858.65万股。即,在今年二季度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加仓4万股。而根据Choice数据显示,紫光国微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如人意,期间跌幅超过7%,期间最低价一度跌至110.95元/股。
也就是说,易方达是逆势加仓。按照该季度股价均价184.64元/股来计算,易方达加仓成本约为738.5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不仅是忠心追随,更在一众机构中最为“长情”。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该基金新晋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七大流通股东,彼时其持股数量为674.04万股,按照该季度上市公司股价均价124.63元/股来计算,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的建仓成本为8.4亿元。
到2020年第四季度,该基金减持58.18万股,持股数量降至615.86万股,按照上市公司该季度股价均价111.62元/股来计算,套现金额或为6494万元。
2021年第一季度,紫光国微受到重挫,期间跌幅超过20%,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逆势加仓428.96万股至1044.82万股,从前一个季度的第八大流通股东一跃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按照紫光国微该季度股价均价122.50元/股来计算,加仓成本为5亿元。
接下来的两个季度,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两度减持,分别减持150万股、82.5万股,而这两个季度的股价均价分别为126.99元/股、193.44元/股,套现金额分别为1.9亿元、1.6亿元。
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至今2022年第一季度两个季度中,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连续两个季度增持,分别增持37.51万股、8.9万股,上述两个季度的股价均价为213.13元/股、209.91元/股,加仓成本为7995万元、1868万元。
由此来看,易方达三度减持两度获利。
而与易方达在上半年的增持相反的是,百亿私募高毅选择了“后退”。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高毅旗下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为上市公司的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1000万股,按照6月30日上市公司收盘价135.33元/股来计算,其持仓市值为13.53亿元。
而在第一季度,高毅资产的持股数量为1500万股,也就是说在今年第二季度,高毅资产减持500万股,按照该季度上市公司股价均价184.64元/股,其套现金额为9.2亿元。
此外,高毅在一众机构中格外大手笔,其初始建仓成本超过30亿元。数据显示,其是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以2880万股新晋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按照该季度股价均价111.62元/股来计算,高毅的建仓成本为32.15亿元。
接下来的两个季度中,高毅的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到2021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高毅连续两度减仓,分别减持1080万股、300万股,这两个季度的股价均价193.44元/股、213.13元/股 ,套现金额约为20.09亿元、6.4亿元。
由此来看,高毅的三度减持亦是获利。
值得一提的是,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高毅资产共出现在5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列,其投资标的多为医药,与集成电路相关的企业仅有此一家,随着其此次减持,高毅或在逐步退出集成电路领域。
除了高毅资产之外,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兴全基金旗下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均在今年二季度减持紫光国微。
具体来看,上述两只基金在该季度分别减持103万股、16万股,按照184.64元/股的均价来计算,套现金额分别为1.9亿元、2948万股。
除了上述机构,有不少公募基金对紫光国微退避三舍。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268只基金持有该上市公司;而在2021年年末,看好紫光国微的公募基金达1135只。
9成营收来集成电路,拟跨界新能源
公募、私募的“激辩”反映出主流资金对紫光国微成长不确定性的分歧。
从基本面来看,原母公司紫光集团重整完毕,紫光国微等公司来了“新东家”,股东层面长达近两年的动荡结束。
从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紫光国微也迎来营收净利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实现29.05亿元,同比上涨26.72%;归母净利润卫11.98亿元,同比上涨36.81%。
从营收半板块来看,特种集成电路已成营收大头。财报显示,上半年,该板块录得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01%,营收占比为62.98%;智能安全芯片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22.11%,营收占比为31.15%。
业绩上涨,亦是引来不少券商关注。从其发布年报后的短短三日内,有12家券商发布研报。其中旗帜鲜明,报告期内公司特种FPGA、特种模拟芯片顺利推进,同时车规级芯片实现批量应用,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特种集成电路还是智能安全芯片,其均属于集成电路领域。
而作为一家芯片公司,产品要想落地还需要找晶圆代工厂。根据芯思想研究院的统计和估算,到202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将超过40000亿元。需求膨胀,或存在代工厂扩产不及时,产能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该公司产品无法及时出货交付,这点从近两年的“缺芯潮”可窥探一二。
此外,主营业务存在隐忧的同时,紫光国微选择随大流跨界新能源。根据半年报,其指出要逐步进入充电桩、UPS、车载OBC、光伏逆变等应用市场。
不过,新能源赛道前赴后继者众多。潍柴集团董事长兼CEO谭旭光曾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比较热闹,出现“一窝蜂”现象。
跨界布局者数不胜数,作为后来者的紫光国微是否能分得一杯羹,尚未可知。
被剥离的核心业务
如今紫光国微的窘境某种程度上是由原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一手促成。
将时间倒回2015年,彼时的紫光国微在11月抛出了一笔高达800亿元的定增方案,这是当年中国A股历史上第二大再融资。
800亿元资金,紫光国微是这样规划的,600亿元投入存储芯片工厂,37.9亿元用于收购台湾封测厂商力成25%的股权,162亿元用于收购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
可以说,当时的紫光集团看中了存储芯片的市场前景。紫光集团曾向记者回应存储器芯片工厂建设是800亿元定增主要募投项目。而其大手笔扩张也不难理解,据 CSIA 统计, 2015 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超过 10000 亿,其中存储器的市场总额(包括逻辑芯片中的存储器) 超过61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一年后,紫光系再次公告拟以近200亿元重金砸向存储芯片领域。2016年12月,紫光国微公告,紫光系及相关公司将共同出资设立长江控股,以实现对长江存储的控制。紫光控股将出资197亿元持有长江控股51.04%股权。紫光集团亦是承诺未来规划发展存储器芯片制造业务时,紫光国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有权对长江存储进行产业整合。当时的长江存储在存储芯片领域属于领头者。
不过后来,定增事件几经延宕后终以失败落幕,长江存储也没能落到紫光国微手中。
而在上述期间,存储芯片行情火爆。其中在2017年官宣入局,联电也选择与福建省合作的DRAM项目,更有这样强劲的对手企业。
入局者纷至沓来,导致企业抢夺晶圆产能,造成像台积电、这样的晶圆制造厂大幅提价。而紫光国微自身产品产量有限,议价能力弱,成本端受制于人。
错过风口后,紫光国微集团旗下的DRAM存储器芯片设计公司西安紫光国芯转让给紫光集团下属公司紫光存储。根据该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中显示,将其76%股权转让于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降为24%,自2020年起不再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押注存储芯片同时,紫光国微另一个在业内鲜为人知的标签是,其是当时国内稀缺的FPGA企业,甚至对标美股FPGA龙头赛灵思,而FPGA被誉为可编程的“万能芯片”。不过,在2018年初紫光国微将做FPGA的紫光同创卖给管理层和母公司了。
连失“两城”后,紫光国微在2019年6月初抛出公告,表示180亿元购买兄弟企业紫光联盛100%股权。而后者的核心资产是法国智能安全芯片组件公司Linxens。Linxens的业务芯片产业链中处于上游,这就意味着一旦收购成功,上市公司不仅能得到稳定的供应,还能利用该资产拓展海外业务。
不过,该项收购在2020年6月被否。
核心资产接二连三被剥离,亦是引起了投资者的质疑。
2020年,有投资者在相关平台提问,公司作为紫光集团的子公司,核心资产一直被挖走,类似紫光同创fpga业务股权也被稀释到30%多,承诺要注入的长江存储现在也食言。紫光集团目前摊子搞的很大,财务压力十分紧张,公司如何确保独立性,不被集团侵占利益?
对此,紫光国微只是简单回应,会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及监管要求开展各项业务。
事实上,近三年紫光国微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87%、37.1%、36.64%。
(责任编辑:综合)
-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居民长期投资意识稳中有升 债券资产配置超两成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在线上举办“2022高金财富管理行业峰会”,并发布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居民的财务健康度方面,居民 ...[详细]
-
NASA官员:尽管美国务院建议离俄,但我们仍留有一支完整团队
【环球网报道】据塔斯社4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际空间站项目负责人乔尔·蒙塔尔巴诺在NASA网站直播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尽管美国国务院建议美国公民离开俄罗斯境内,但NASA在莫斯科仍保 ...[详细]
-
据报道,截至3日晚,飓风“伊恩”已在美国造成105人死亡,其中,佛罗里达州已确认101人死亡,北卡罗来纳州已确认4人死亡。在佛罗里达州,利县和夏洛特县分别有54人和24人遇难。利县政府部门被质疑没有及 ...[详细]
-
邮储银行港股遭李嘉诚基金会减持0.83亿股,股价下跌超11%
来源:澎湃新闻10月3日,港股01658.HK)截至收盘跌11.02%,报4.12港元/股。香港交易所股权披露显示,李嘉诚基金会9月29日在场内减持5万股邮储银行H股,每股均价为4.71港元,涉资约2 ...[详细]
-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通讯技术与能源系统生产、传输、使用和存储各个环节融合的新一代能源技术,是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产物”,9月1日,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分论坛上,清 ...[详细]
-
2022年10月2日0—24时,山西省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太原市尖草坪区1例、吕梁市离石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9例,治愈出院324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25例太原 ...[详细]
-
今日已是国庆假期的第四天。今年国庆假期,市内、近郊短途游、探亲出行成为主流,公园、景区、商圈仍为交通热点,消费者开启市内“逛吃购”模式。此外,多地发放“亿元级”消费券,抢抓这一消费旺季。分析人士认为, ...[详细]
-
英伟达Nvidia)在一份媒体声明中表示,公司已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并关闭了俄罗斯办事处。英伟达称,由于而近期的俄乌局势,公司“无法在俄罗斯有效运营”。英伟达称,俄罗斯业务停止后,在俄员工可以选择在其 ...[详细]
-
11月22日,中植企业集团官微宣布,近期决定成立集团战略改革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集团和各主要公司负责人组成,集团执委会主任刘洋担任战略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主任,集团各高管及集团旗下中海晟融、中植国际、 ...[详细]
-
快讯:明源云涨超11%领涨科技股 获控股股东陈晓晖增持合共150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