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磅信号!\
“券业一哥”宣布自购!又重
近日,磅信公告称,又重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磅信信心,中信证券将于近日运用自有资金合计5000万元投资旗下偏股混合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又重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磅信近一段时间以来,又重越来越多的磅信券商资管宣布看好资本市场,纷纷投入真金白银自购。又重10月以来,磅信资管、又重资管、磅信中泰资管、又重兴证资管、磅信招商资管等多家券商纷纷宣布自购。又重其中,国泰君安资管出资1.1亿元,中泰资管出资1亿元。自购理由上,各家券商资管均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看好,以及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
中信证券下场自购5000万元
11月2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中信证券将于近日运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偏股混合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证券旗下公募产品规模为325.21亿元,其中非货规模307.47亿元;19只大集合产品全部完成规范改造。从产品类型来看,中信证券307.47亿元的非货规模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分别为3.16亿元和252.17亿元,债券型41.65亿元。三季度,中信证券的管理规模也有所缩水。2022年6月底,中信证券旗下公募产品规模为401.48亿元,共有17只产品完成改造。
私募规模方面,中信证券2022年二季度月均管理规模为1.18万亿元,在券商私募资管规模中排在首位。
据了解,中信证券目前在申请资管子公司的设立,其中的业务就包括公募业务。今年5月,证监会受理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的设立申请,并于8月给出两点反馈意见,包括资管业务与投顾业务的划分情况,以及为养老金相关业务提供中后台外包业务的合规性。
中信证券近期公布的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0.83亿元,同比下降5.78%。
中信证券表示,其资产管理业务将持续坚持“立足机构、做大零售”的客户开发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客户开发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注重主动管理,夯实“固收”“固收+”传统策略,积极推动券商特色策略落地。持续做好资管子公司设立筹备。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数字化建设,信息技术赋能业务发展。
多家券商资管密集自购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10月以来多家券商资管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后市,择机加大布局A股。包括国泰君安资管、华泰证券资管、中泰资管、兴证资管、资管等多家机构已宣布自购。
10月17日,国泰君安资管公告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养老体系第三支柱广阔前景以及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决定运用固有自资金共计1.1亿元,认购公司旗下两只养老目标基金。
中泰资管同日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对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中泰资管近期以自有资金1亿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中泰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多重影响,A股市场震荡不休。但中泰资管2022年9月底发布的风险月报显示,权益市场的风险评分为年内最低,当前权益资产的风险报酬比较高。
“此次自购,就是我们希望以知行合一的方式,与投资者分享我们对市场的认知,陪伴与引导投资者理性认识投资周期与投资价值,做长期正确的事。”中泰资管相关负责人说道。
华泰证券资管也在10月17日宣布自购1000万元。10月19日,招商证券资管、资管也跟进,宣布自购3000万元,其中招商证券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6个月。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兴证资管已累计出资自购旗下偏股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混合型FOF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至少1亿元。其中,此前分别于2月和4月,兴证资管合计自购5700万元,9月30日至今兴证资管又自购4300万元。此外,兴证资管投资经理、员工及亲属年内也已累计申购本公司产品近2000万元。
兴证资管表示,资产管理机构固有资金自购,既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也是对公司长期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用最大的诚意与持有人利益一体化,通过实际行动传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情绪。
“10月以来,包括基金公司、券商资管频发出现认购自身产品的现象。这充分反应了几点趋势:一是金融机构认购本公司的产品,充分彰显金融机构本身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充满信心,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也体现出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二是当前时间点除金融机构外,上市公司回购自身股份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加,表明随着市场的持续调整,权益资产中长期投资性价比凸显。”上海海能证券投顾首席投顾徐习瑶表示。
责编:王璐璐
(责任编辑:娱乐)
-
作者:刘晓琰据外交部网站22日消息,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将于11月27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此询问此访有关安 ...[详细]
-
中新网成都9月8日电 杜成)人民银行成都分行8日透露,在四川泸定地震中,甘孜州、雅安市辖内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人员均为安全,人民银行各项系统运行正常;甘孜辖区金融机构7个网点因灾中断暂停营业,雅安市金融 ...[详细]
-
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解码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生命力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共建,体现的是开放包容的胸怀、携手前行的智慧、共谋发展的担当在印度尼西亚,为建设全长142公里的雅万高铁,1万多名当地工人和大批当地工程师、 ...[详细]
-
中新网厦门9月8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8日在厦门启幕。作为本届“投洽会”重点展示的亮点报告之一,由普华永道携手投洽会组委会推出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报告, ...[详细]
-
11月22日,中通快递公布其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三季度中通快递营业收入增长21%至89.4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增长63.1%至18.72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至 ...[详细]
-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是关键所在
记者 | 曾仰琳“关于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回顾人类货币发展史,货币从实物形态逐渐演化到现在的数字形态,货币材质,货币制度不断创新,支付效率和消费者福利不断改善。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货币支付体系的重大创新 ...[详细]
-
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场论坛——2022汽车资本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之路。而新能源汽 ...[详细]
-
重塑区域竞争新优势,2022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纵论楼宇经济方法论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换挡时期,楼宇经济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产业”,靠载体建设带动产业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与之前“白纸上绘蓝图、平地起高楼”的改革探索相比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李晶晶 广州报道继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实施细则也于近日正式下发。记者从业内获悉,11月21日,银保监会在业内下发《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9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1~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速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增速为14%,高于整体增速约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