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上海企业复工复产?专家:需打通堵点并逐步开放
原标题:如何保障上海企业复工复产?何保海企专家:需打通堵点并逐步开放
要加快推进长三角四个系统的通畅,包括港口物流系统、障上产业链系统、业复产业链辅助系统和保供系统
在沪苏浙皖间紧密联动、工复相互作用的产专全产业链体系基础上,上海要如何复工复产才更高效?家需
在19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打通堵点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并逐步开三省一市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何保海企推动跨省市名单共享和双向互认,障上抓紧在长三角地区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业复共同保障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工复
《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发布首批复工复产的产专666家“白名单”,涉及集成电路、家需汽车制造、打通堵点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
“上述重点行业几乎都与长三角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产业链形态,这是本轮复工复产与2020年时的最大不同。”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宗传宏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2020年的复工复产后,长三角主要是以新基建为导向的“补链”模式,本轮复工复产则是以全产业链,乃至全价值链的“通链”模式为核心。
那么,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应该怎么做?
宗传宏建议,全产业链的畅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打通关键“堵点”,而且要从范围、时序上逐步开放,“比如,最先开放的是制造业,之后才是制造业相关的配套领域及服务行业等。”
打通关键“堵点”,具体来看,是要加快推进长三角四个系统的通畅,包括港口物流系统、产业链系统、产业链辅助系统和保供系统。
港口物流系统上,宗传宏表示,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辐射的腹地涉及长三角乃至内地,港口积压了大批货物,需要加快“消化”。同时,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占比较多,“消化”存货也是为产业链恢复后的增量提供外贸通道,“如果上海港逐步放开有难度,建议利用宁波、舟山等周边港口。”
宗传宏告诉记者,在产业链系统上,疫情势必造成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产业链环节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化,那就可以通过企业合作来对产业链关键节点进行转移,比如企业可将核心零部件研发暂时放在江浙皖,或与当地中试基地合作。
“而在产业链辅助系统上,当地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机构需提供支持,金融、大数据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也应根据产业链陆续启动的情况,来进行科学匹配。最后,保供系统上,上海保供体系目前以民生为主,苏浙皖重点在劳动力、空间、集疏运体系、公共服务等生产性保供方面进行资源配置。”
在畅通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运输上,三省一市已有联手行动。“比如,江苏省泰州市支持帮助、特斯拉公司在当地的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并办理运输通行证。又比如,苏州、泰州等地为上海华虹、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车辆进出当地提取原料给予重要的通行便利。同时,上海也加强协调服务,支持苏浙皖三省重点企业供应链在沪配套企业抓紧复工复产。”吴清介绍。
(责任编辑:休闲)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11月,全球目光聚焦亚洲。东盟峰会、印尼G20峰会、APEC会议轮番登场,东南亚掀起一股外交风潮。中国无疑是这阵亚洲外交旋风中的重要角色。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领导 ...[详细]
-
中国总人口数将进入负增长的下行通道,但人口负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衰退,另一大挑战在于老龄少子化的结构问题文 | 《财经》记者 姚佳莹 张明丽编辑 | 朱弢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数已达峰值, ...[详细]
-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2588)“跑赢行业”评级,2022/23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引入2024年盈测7.8亿美元。考虑疫情修复的趋势性改善,目标价上调5.6%至81.4港元,有21%的上行空间。 ...[详细]
-
来源:红刊财经 一季度超过400只定开基金开放申赎,资金属性或决定基民的去留选择。2020年开始公募基金发行迈入高峰。切分到每个季度中,一季度银行、券商历来的“开门红”也是全年发行较为火热的阶段。因此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樊继拓投资策略信达策略研究核心结论2005年以来银行板块的超额收益行情所处的经济和市场阶段,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下:第一种情况是经济上行期, ...[详细]
-
深证100指数发布二十周年:彰显“创新蓝筹”底色 市值规模实现30倍跨越式发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邢萌见习记者 毛艺融自2003年1月2日发布至今,已运行满二十周年。从2003年至2023年,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壮大与革新 ...[详细]
-
卓创资讯 成品油 杨霞选题背景:本周期,国际原油震荡为主,波动幅度偏大,当前国内参考的变化率处于负值范围,本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概率较大。据卓创资讯测算,1月13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 ...[详细]
-
中国太保:太平洋人寿保险2022年度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2223.42亿元 同比增长6.1%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80后、90后不爱喝白酒?专家:劣质白酒充斥市场,中高端酒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11月20日,“文物古窖微生物 800年后安新家”暨国宝李渡技术研究院、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书记、副主任赵古山进行了分享。在赵古山看来,中国白酒及其蕴含的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化“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各地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举措,可洞悉2023年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把扩内需放在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