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四部门:强化总量控制,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11月8日,何确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保建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材行生态环境部、业实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碳
《方案》提出,达峰“十四五”期间,强化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总量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控制水泥、加快建材玻璃、绿色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生产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何确和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保建部门“十五五”期间,材行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结构升级,面向建筑业的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需求量将进入平台调整期,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面向节能环保、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的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必须要处理好不同行业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以水泥为重点强化总量控制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由于产业规模大、窑炉工艺特点等原因,建材行业也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1)》显示,2019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49.97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仅在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就达到了27.7亿吨二氧化碳,能耗量达到11.1亿吨标准煤,分别占全国总量比重的28.0%和22.8%。
因此,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对工业,乃至全社会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其中,水泥行业因其工艺特点,碳排放约占建材行业排放总量的70%,是建材行业碳排放重点领域。
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目前吨水泥、吨水泥熟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约为616.6kg、865.8kg,以此测算,2021年全国水泥行业碳排放总量达到14.57亿吨。
对此,《方案》将以排放占比最高的水泥、石灰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利用优势,加大力度实施原燃料替代,实现碳减排重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将强化总量控制放在了重点任务中的首要位置。一方面,发挥能耗、环保、质量等指标作用,引导能耗高、排放大的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政策,防范过剩产能新增,同时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产有序开展,有效避免水泥生产排放与取暖排放叠加。
今年以来,在疫情散发、房地产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水泥行业前三季度持续进入下降通道,前三季度行业利润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从去年四季度594元/吨的高位持续下跌,今年三季度已经是423元/吨,跌幅为29%。
利润的下行也使得行业主动减产。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水泥产量15.63亿吨,同比下降12.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5个百分点,产量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新天山水泥总裁肖家祥在11月3日举行的“2022年水泥行业50强高层论坛”上指出,水泥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需求平稳下滑、产能严重过剩和高成本的时代,如果企业继续追求销量稳定甚至增长,必然导致恶性竞争、低价竞争。大企业要率先停止置换新增产能和技改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并积极促进全行业停止置换新增产能和改造扩建新增产能项目建设。
副董事长王建超在会议发言中也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和欧美国家水泥需求达到峰值以后,会在10年以内下降30%。从我国的情况看,“十四五”期间的水泥需求会下降20%左右,未来水泥行业的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强。水泥企业要充分利用和维护好水泥需求尚可的时期,进一步做好常态的水泥错峰生产工作。
构建绿色建材产品体系
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应用绿色建材已成为我国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建筑绿色低碳的重要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方案》提出,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木竹材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绿色建材产品的认证推进、供给扩大和质量提升。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材,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一直鼓励在农房改造、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优先应用,2021年全国绿色建材产值超过650亿元。截至目前,已认证绿色建材58个大类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培育了8个绿色建材产业园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门共同谋划启动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先后批复浙江、山东、天津、四川、福建、湖南、广东等七个省(市)作为试点地区,发布了首批产品清单和企业名录,建立了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商平台,开展了“领军企业惠民行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1337家企业2876种产品参与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据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敬疆测算,在现有建材生产应用规模下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每年可促进相关企业在产品生产环节减少碳排放超过4800万吨,使用环节减少碳排放近1300万吨。
《方案》提出,通过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绿色建材,特别是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
刘敬疆表示,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已纳入财政部主导的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此前在全国6个试点城市推动了200余个政府采购工程优先采购获证绿色建材,货值达400亿元。
10月24日,财政部、住建部和工信部再次发布通知,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工程支持绿色建材的政策实施范围,试点范围从原先6城扩大至48个市(市辖区),计划到2025年实现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政策实施的全覆盖。
平安证券研报分析,当前我国存量建筑中具有绿色建筑认证的占比仅1%,这意味着未来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在政策推动下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由于绿色建材价格相对较高,开发商运用动力相对较弱,导致建材制造商研发能力不足,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实际将为建材制造商提供进一步的研发空间。
(作者:缴翼飞 )
(责任编辑:探索)
-
美东时间11月21日盘后,ZoomZM.US)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中销售增长为有记录以来最慢,并略微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数据显示,Zoom第三季度营收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5%,符合分析 ...[详细]
-
楼市十年:商品房均价达万元,翻了1.7倍,“房住不炒”成主基调
导读:自从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后,“房住不炒”开始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的一个主基调。作者 | 第一财经 刘展超在2012至2021年的十年间,中国房地 ...[详细]
-
来源:经视直播官方微博【#网曝雅迪电动车丢车包赔有隐藏条款# 赔付算法讲究多】武汉的张先生爆料,他冲着商家宣传的“丢车包赔”口号,花3000多元购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可当他真的丢车后,获得的赔付金额跟 ...[详细]
-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推动制造业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共同维护全球产 ...[详细]
-
11月22日复盘:市场现大行情底部信号 工程建设获主力资金青睐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大盘今日震荡下行,沪指午后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超2%。板块方面,受利好刺激,中字头股票午后直线拉升,教育板块全天强势, ...[详细]
-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Hardeep Singh Puri)9月15日宣称,印度正在“于2030年前成为1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亿元)经济体”、“于2047年编者注:届时将是印度独 ...[详细]
-
◎记者 张琼斯“专项再贷款”加上“中央财政贴息”,有望从信贷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支持企业更新改造设备,带动相关领域信贷增长。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 ...[详细]
-
本报记者 蒋政 郑州报道“头部的大消费企业对外投资一般比较务实,也比较谨慎。它们更乐于关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9月14日,在谈及消费巨头对外投资动作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 ...[详细]
-
来源:牛耳财经吴亚军表面告退其实仍然站在龙湖身边,陈序平接班能否玩转“去地产化”尚未可知。11月18日,龙湖集团HK.00960)以20.1港元报收,距离10月31日的最低点涨幅超过了176%。但距9 ...[详细]
-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话说新农村)浩 子《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6日 第 18 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必须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用自己的手攥紧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