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巨头,还能否如何卷动PC市场?
原标题:手机巨头,手机巨头还能否卷动PC市场?否何
【导读】 “如果有一天传统笔电厂商给了用户更清晰的高刷屏,更轻薄细腻的卷动金属外壳,更优异的市场影音体验,更强大的手机巨头游戏性能,更开放的否何软硬件生态……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卷动因为手机厂商来过。”
(观察者网讯 文/周昊 编辑/张广凯)2022年4月,市场IDC公布了全球一季度的手机巨头电脑销量数据,8050万台的否何表现并不算差,但5.1%的卷动同比下降率却表明了一个现实,全球PC行业长达一年半的市场增长期结束了。
自2012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快速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转型以来,手机巨头饱和的否何PC市场每季度销量数据几乎都处于下滑的态势,如果不是卷动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催生出大量的线上办公需求,PC行业的萎缩几乎是一个不可逆的定局。
但即便是这样的一个“夕阳行业”,仍然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吸引着一大批域外玩家的关注——国产手机厂商。
手机厂商来势汹汹
2016年前后,突飞猛进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吸引了整个科技圈的关注,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消费电子领域的笔电市场2016年全球出货量已跌至1.57亿台的谷底,并且陷入了硬件趋同、创新乏力的泥淖。
也正是在这一年,华为与小米这一对手机领域的冤家纷纷宣布进军笔电市场,余承东甚至喊出了“华为迟早要做到 PC 领域的第一”的口号。
在当时,这两家厂商的跨界决定令很多人感到困惑,毕竟对于正在手机市场贴身肉搏的彼此而言,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已经非常成熟且固化的笔电市场,从商业上来看很难说是合理之举。
但两大品牌,华为看重高端,小米则继续延续了“性价比”之路。
“智能手机苹果先行,苹果有笔电,华为、小米也要有笔电”,跟随苹果的脚步补齐产品线,这是当时行业内的普遍看法。
事实上,很多观察人士也乐于见到手机厂商的搅局能力,尤其是小米通过独有的商业模式在手机领域取得成功后,有着“鲶鱼”称号的小米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就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小到充电宝、手环,大到电视、家居等,无不改变了原有行业的生态格局。
笔电市场亦如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小米与华为的入局的确在当时颠覆了笔电市场的玩法。
以小米笔记本Air为例,初代小米Air采取“对标”苹果MacBook的策略,金属材质外壳、IPS材质1080P高清屏幕、窄边框加全玻璃贴合工艺、优良的散热模具以及良心配置,加上小米一贯的“交朋友”定价,在性价比层面打爆了所有的同价位产品。
要知道,当时的传统笔电厂商甚至仍然在5000元价位使用老久的模具、塑料外壳、720P TN面板屏幕等过时的配置。
与小米一样,初入笔电行业的华为也是新手,但瞄准高端的华为在一开始就锚定了多设备交互这一方向,这是华为的优势。在试图改变PC市场固有思维模式这条路上,华为并不是开拓者,包括小米在内,甚至连谷歌、微软都在力推自家的PC硬件产品。
但多设备交互是华为在行业颓势下细化深耕的差异化体验,只要能给用户创造足够的新鲜感,就依然有利可图。比如2018年末华为在笔电上推出“一碰传”功能,这一操作模式在鸿蒙时代也一直延续至今。
联想拯救者游戏本新玩家的入局明显搅动了整个笔电市场的生态,包括联想、戴尔、惠普、华硕等在内的传统厂商快速更迭了自身旗下的产品,更好的工艺、优质的材料、更高的配置、更强的宣发等接踵而来。比如联想就率先针对小米推出了小新Air在市场上进行回击,夺回了不少份额;在拯救者系列的游戏本上,堆料的联想甚至收获了那些最为挑剔的用户的好评。
“灰天鹅”成了“救世主”
荣耀CEO赵明曾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谈到了初步入局笔电时的感受:以前做产品都是专注与手机的ID设计(指对一个硬件产品的外观造型、使用方式、人机交互进行设计的一个过程),进入笔电市场后才发现行业里只有模组,硬件层面几乎没有可以插手的地方。
OPPO旗下子品牌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也曾向媒体谈到跨界做笔电的困难:“虽然手机厂商入局PC行业做笔记本有着不小的优势,但PC行业有一定特殊性,传统品牌耕耘时间较久,无论是从品牌影响力还是市场分割都有明显的领导地位,手机品牌进入PC行业很难一下颠覆整个行业。”
笔记本ODM产业链已非常成熟手机厂商高管的表态侧面印证了一个现实,面对供应链早已非常成熟的笔电市场,即便是没有经验的“小白”也可以快速通过英业达、仁宝等ODM代工厂定制产品;但同样的,跨界的新玩家们也很难在笔电市场用硬件革新的方式实现破局。
事实上,在2020年前后,除华为外的其他手机品牌也只能借助电商兴起的浪潮在商业模式层面取得一定的突破,对传统厂商的冲击在产品层面已基本停滞;尤其是高端的游戏本市场,依旧是传统笔电厂商的绝对自留地。
比如与华为一起入局的小米虽然在初期赚满了眼球,但由于在“性价比”的竞争中没有达到出货预期,小米甚至在长达四年时间里暂停了PC产品线更新。
而且这种局面在21世纪最大的“灰天鹅”新冠疫情面前被持续的放大,加之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华为供应链受阻,传统笔电厂商在上游元件成本上升、代工厂产能紧缺等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依靠积累的规模效应聚集了向头部集中的行业资源,迅速填补了新冠疫情催生出的线上办公市场。
以PC龙头联想为例,按照其官方公布的数据,联想在全球与5000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中的400多家核心供应商建立了数字化合作平台,实现协同运作,而遍布全球的30多家制造基地为180个市场提供产品服务。
在线办公推动了PC市场的复苏这样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是新玩家所不具备的,这一点从2021年二季度国内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可体现。
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国内PC市场,联想同比增长31%,以560万台出货量占据40%的市场份额;戴尔同比增长32%,冲到第二位;惠普、华硕位列第三和第四——华为排在第五位,出货量仅为50万台,同比大降64%。
Gartner数据也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市场联想稳居第一,市占率为24.1%;排名第二至第六位的是惠普、戴尔、苹果、Acer、华硕,市场份额分别为20%、17.1%、8.5%、6.1%和6%。华为等新兴玩家被划入“others”,合计仅占18.2%。
CINNO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刘雨实向观察者网表示,笔电市场与其他小型消费电子产品不同,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话语权强大,供应关系稳固,手机厂商从下游进军该市场并未带来颠覆性创新,仍需在现有体系下与传统大厂争夺资源,短时间内的确很难取得突破。
二次攻防,笔电厂商还顶得住吗?
新冠疫情的影响总会消逝,供应链的波动也一定会逐渐趋稳,当市场红利消退、一切尘埃落地之时,过去五年没有“卷”赢的手机厂商们又回来了,这一次带来的,是万物互联。
在这一大背景下,手机厂商在多设备互联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将极大的扰动笔电市场的格局;比如华为就已经凭借鸿蒙多设备协同的优势,在2022年二季度的中国笔记本市场中重回前三。
荣耀与OPPO虽然没有如华为一般强大的再造系统的能力,但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中间层”系统。
荣耀于上周MagicBook发布会上公布了Magic OS 7.0操作系统,表示要打破系统的便捷和生态的边界,让手机、平板和笔记本能够互联起来。
OPPO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意图将不同品牌的手机、PC、平板、电视、汽车以及更多的智能设备全部打通,为用户提供智慧化且跨端多设备的互联体验。
结合微软已经在Windows生态系统中决定与高通合作,谷歌与三星、联发科、等在Chromebook生态系统中取得合作等信息来看,曾经牢固的wintel联盟已经有了向“ARM”体系打开合作之门的意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1年似乎将成为PC市场历史上的新旧分水岭。
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陈舒歆向观察者网表示,随着市场对整体生态的追求,以及对笔记本作为生产力工具稳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军笔记本市场,传统厂商虽然进军生态系统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在用户认知层面有一定的优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革大潮,新旧厂商在应对心态上也各有不同。
比如戴尔今年二季度财报营收增长9%,但在成本并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净利润、毛利率已经开始全线走低,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情况也没有达到华尔街的预期。
PC卖不动是主要的原因。戴尔CFO汤姆·斯威特则表示,戴尔从5月份就看到了PC销量放缓的问题,但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专注于我们能控制的事”,对大变局的无力感跃然纸上。
有熟悉联想的内部人士也向观察者网表示,疫情期间联想业绩能够连创历史新高,保持全球PC第一,在与强大的供应链韧性和高效运营有着直接关系;但面对携“万物互联”而来的新品牌的冲击,联想也会向智能手机、平板、嵌入式计算IoT和智能协同、智慧办公等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领域拓展。
很显然,在面向终端市场的“万物互联”层面,在PC市场拥有强大话语权的联想并不打算“躺平”,但缺失了手机核心的联想能够在自主IoT生态领域走多远,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相比之下,新兴品牌在面对“万物互联”时更显得信心满满。
华为“一碰传”互联荣耀方面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强调,万物互联是大势所趋,随着消费者应用场景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单一的产品功能体验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更强大的全场景智慧生态融合体验将是行业角逐的主战场,而PC作为移动办公场景中使用最高频的设备,是荣耀多设备协同中的关键一环。
陈舒歆认为,目前除了生态以外,事实上消费者对PC本身的性能外观价格和渠道等均很看重,未来不管是传统厂商还是手机厂商都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全方面发展相关业务。
CINNO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刘雨实也认为,现阶段笔记本市场的跨屏协同功能虽然有一定实用性和吸引力,但某种层面也是消费电子厂商人为设置的软件壁垒,主要以捆绑自家手机用户成为笔电消费者为主,有强化品牌认同的作用,且并未覆盖到办公以外的笔电需求。同时传统品牌也可通过App实现类似功能,多设备协同还不足以成为消费电子品牌挑战传统巨头的关键手。
无论未来竞争的路线会走向何方,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创新是永恒的前进动力。荣耀CEO赵明经常喜欢用一个例子来形容停滞的笔电行业:手机厂商用五年将摄像头像素从500万做到了5000万,而笔记本的摄像头用200万到500万却花了十几年时间。
如果未来某天传统厂商没有“卷”过跨界的手机品牌,这或许就是当初的症结所在。
(责任编辑:百科)
-
暴雪CEO回应网易续约事件:合作是双向的,会尽其所能让中国玩家玩上暴雪游戏
IT之家11月21日消息,暴雪娱乐创始人,现任部门总裁MikeMorhaime就近日“暴雪网易无法续约”一事进行了回复,他还承诺“暴雪将尽其所能确保中国的玩家可以玩到我们的游戏”。他表示:“最近在这个 ...[详细]
-
:阶段性天气扰动仍存,USDA大幅调降阿根廷产量【现货市场】昨日全国油厂豆粕报价涨跌互现,其中沿海区域油厂主流报价在4120-4210元/吨,广东4120元/吨跌30元/吨,江苏4170元/吨跌10元 ...[详细]
-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建议加快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建设,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严灿 北京报道当前,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形式对于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 ...[详细]
-
■ 代表委员议政录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废弃物不当管理造成的环境泄露。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我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作为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详细]
-
来源:豹变‘核心提示’去年亏损1.45亿的奈雪,今年上半年又亏了2亿多。年轻人买不动奶茶了,曾经以高端著称的新式奶茶也正式勒紧裤腰带,计较起房租和人工成本来。新式茶饮究竟什么时候能实现盈利?作者 | ...[详细]
-
来源:上海证券报多位代表表示,不同于一些特色型农业强国,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建设综合型农业强国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金融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加工流通等粮食生产重点领 ...[详细]
-
欧盟仍是俄罗斯第二大液化天然气客户。尽管表面上欧洲国家都在努力摆脱对的依赖,但实际上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LNG)依然在欧洲畅通无阻。欧洲智库Bruegel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欧盟27个国家2022年从 ...[详细]
-
史上最惨烈价格战!13万直接上宝马,30多个品牌参战!业内人士:从来没这么卷过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汽车价格大战从新能源车过渡到了传统汽车领域。由“东风系”引发的大额汽车补贴战,已成燎原之势,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经过降价后,13万就能买到宝马车!消费者直言“真香”。业内却表示: ...[详细]
-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30日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预计将于8月31日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内阁改组。加拿大广播公司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改组原因是内阁成员因个人原因选择离任。总台记者 赵淼) ...[详细]
-
财联社美东时间周四,标普500银行指数暴跌近6%,创下两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在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宣布将关闭,以及硅谷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之后,引发了市场恐慌,投资者纷纷逃离银行板块。在硅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