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加息抗通胀将致衰退?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很可能避免“深痛”
财联社9月26日讯(编辑 卞纯)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当地时间周日表示,深痛将继续致力于实现2%的激进加息经济通胀目标,并且谨慎乐观地认为,抗通美国经济很有可能能够避免“深痛”,胀将致衰实现“相对有序”地放缓。退美
美联储上周三连续第三次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75个基点,联储至3%-3.25%的博斯避免区间。点阵图显示,蒂克基准利率到年底或将升至4.4%,美国2023年达到4.6%,深痛这预示11月的激进加息经济会议上可能还会加息75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了抗通胀决心,抗通称“将一直坚持下去,胀将致衰直到使命完成”。退美
“通胀率很高,联储太高了。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来降低通胀。”博斯蒂克在谈到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的计划时表示。
美国8月CPI同比上升8.3%,通胀率仍保持在接近40年的高位。美联储的目标是缓和经济中的需求,以稳定物价,但一些人担心,严格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经济动荡。
博斯蒂克认为,美联储可以在不严重损害经济的情况下实现2%的通胀目标。“我确实认为,美联储将竭尽所能避免刻骨铭心的痛苦。”他在一档节目上表示。
就业市场料不会遭受重创
博斯蒂克承认,美联储的行动可能会导致失业。不过,他认为,与美联储此前的紧缩政策相比,“若出现失业,其规模很有可能比过去的经济放缓时期要小。”
博斯蒂克认为,尽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但经济仍有“积极势头”。有些人将GDP连续负增长视为经济衰退的标志。
“我们每个月仍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我实际上认为,经济有能力消化我们的行动,并以相对有序的方式放缓。”博斯蒂克表示,并指出亚特兰大“就业增长可观”。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认为,美国有可能在降低通胀的同时,避免失业率大幅上升。她上周在一次活动上表示:“美联储官员可能需要缓解一些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但我并不是说美国失业率必须上升到5%才能控制通胀。”
博斯蒂克是在全球金融市场经历动荡的一周后发表上述讲话的。在美联储加息后,包括英国、瑞士在内的其他很多央行也纷纷采取了类似举措,引发股市大幅抛售。有分析师警告称,在这么多货币当局同时收紧政策的情况下,全球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
(责任编辑:百科)
-
京东方A11月2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长期看好产业链发展,为加强与客户联系,公司参股荣耀终端。该投资属于正常投资行为,投资金额未达到重大事项披露标准,故未披露具体投资金额。 ...[详细]
-
多管齐下 银行系“掘金”公募REITs市场 投资端、产品端齐发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调研发现,银行系正积极参与公募REITs市场。银行理财公司已推出相关主题理财产品,并在投资端通过战略配售、网下配售等方式积极布局REITs产品。商业银行也积极开展代销、托管、REIT ...[详细]
-
泛生子董事长兼CEO王思振:不忘初心,坚守“抵抗癌症,守护生命”使命
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张海妮 10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连日来,企业界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热潮。泛生子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思振向《每日经济新 ...[详细]
-
iPad新品全线涨价 “果粉”放弃此时换机 销量下滑缘何逆势提价?
财联社10月22日讯记者 王碧微)近日低调上架的IPad新品全线涨价,连带现货产品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新IPad升级不多却涨价,这一举动立刻引许多“果粉”不满,并放弃在此时换机。记者采访的多位长期跟 ...[详细]
-
原油:周一油价振幅加剧,急跌后拉涨,其中WTI 12月合约收盘下跌0.35美元至79.73美元/桶,跌幅0.44%。布伦特1月合约收盘下跌0.17美元至87.45美元/桶,跌幅为0.19%。SC23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四季度机会在哪里?随着基金三季报的陆续披露,中庚基金丘栋荣、国投瑞银基金施成、汇丰晋信基金陆彬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投资路径随之浮出水面,同时,他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在今年美联储大幅加息的悲观预期与明年加息放缓的乐观预期交织下,近期走出V形反转形态,目前主力合约期价已突破64000元/吨关口。鉴于基本面偏空,预计沪铜走高后仍将面临回调风险。图为中国电 ...[详细]
-
高途Q3财报:收入6.062亿元,宣布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
11月22日,高途NYSE:GOTU)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同时宣布新的回购计划。据财报,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高途实现收入6.062亿元,环比增速12.7%,其中可比业务学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用信息就像一张个人名片,为让这张名片发挥出更大作用,北京探索进行了“信用+”场景工作改革。从“信易贷”“信用+医疗”再到“信用+地铁智慧安检”,通过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