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要来?刚刚国常会定调!为何降,降多少?信息量大
作 者丨杨志锦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降准降多国务院11月22日召开常务会议,刚刚国常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定何降
会议指出,少信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息量国务院部署,降准降多扎实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刚刚国常为扭转二季度前期经济下滑态势、定何降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少信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息量当前是降准降多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刚刚国常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定何降力争实现较好结果。少信
其中一条措施为,息量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其中,降准的提法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据记者梳理,国常会提出降准的主要原因在于10月经济恢复有所放缓。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来,降准一般由总理在国常会或其他场合明确“预告”,其表述通常比较直接,如“适时降准”、“综合运用降准”、“进一步实施降准”等,然后当周周五宣布降准措施。
因此,市场预计本周五央行或宣布降准措施。此外,考虑到近年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要求,此次降准可能只调降25BP。
为何降?
国常会之所以提出降准,是因为当前经济恢复有所放缓,需要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多项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如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相比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1-10月投资增速为5.8%,相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解读数据时表示,总的来看,10月份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态势,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保持稳定,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韧性继续彰显。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经济恢复有所放缓。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此次国常会提出降准的原因有二:一是从宏观经济走势看,未来一个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压力犹存;二是从通胀走势看,未来一个季度通胀的下行压力大于上行压力。10月PPI当月同比为-1.30%,较前值下行2.20个百分点,自2021年1月以来首次进入负值区间,预计10月-1.30%的读数不是本轮周期的低点,中短期之内,PPI当月同比大概率还将继续下行。
央行行长易纲近期在论坛上也谈及降准:在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为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加大?这就涉及降准和央行资产负债表、M2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降准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缩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发放更多贷款形成货币扩张效应;与此同时,央行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又会相应“扩表”。综合下来,央行资产负债表会保持稳定,但货币乘数扩张导致广义货币M2余额会增加。
此外,上周债券市场出现一定波动,降准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Wind数据显示,11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2.84%,相比上一交易日上行10BP,债市出现大跌。而在正常时段,10年期国债日内波动幅度在1BP左右。
市场认为,债市的调整除了基本面的原因之外,还可能与银行表内、银行理财、基金交易配置的赎回操作因素有一定关系。理财赎回主要由于债市大幅回调导致资管产品净值大幅回撤而引发,相应又引起债市大跌,引发负反馈效应。
降多少?
回顾来看,最近三年来,降准一般由国常会先发声,而后央行在一周之内宣布降准措施,宣布时点一般都在周五。
如2020年3月10日(周二)召开的国常会要求,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3月13日(周五),央行即宣布了相关的降准措施。
再如2021年7月7日(周三)召开的国常会要求,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7月9日(周五),央行即宣布相关措施。
此次国常会表态后,市场预期本周五央行可能宣布具体的降准措施。当然,从央行宣布降准措施到降准落地还有时间间隔,一般在10天左右。目前看,12月15日有5000亿MLF到期,彼时降准置换部分MLF的概率较高。
但前述定律也有失效。2020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此后并无降准措施落地。总之,本周五将是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考虑到近年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要求,此次降准可能只调降25BP。今年4月即是如此:4月15日晚间,央行公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的空间指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两项重要的总量工具,而且指向下调的空间。利率方面,这个空间指政策利率和零利率的距离。当利率到零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央行将被迫入场QE。
存款准备金率空间方面,主要和历史上比、和国际对比,对比时还考虑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而最近三次降准,法定存准率5%的机构不再纳入,因此某种程度上5%可以视为目前法定存准率的底线。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准率为8.1%,离5%仅差310BP。
此外,本周D再度回落至1%,显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也无降准50BP的需要。
(责任编辑:知识)
-
麻辣未闻衡水中学的教学改革动态引来了媒体关注,上了热搜。衡水中学是一所名声在外的超级中学,因高考升学率与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都令人瞩目,而被称为“高考工厂”。同时伴随争议的是学校的管理模式,被认为是应试 ...[详细]
-
中新社福州3月30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30日通报,29日零时至24时,福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其中泉州市6例、莆田市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5例,其中泉州市82例、漳州市2例、 ...[详细]
-
证券时报网讯,3月30日,碧桂园在港交所披露2021年业绩。公司全年实现总收入约为5230.6亿元,同比增长13.0%;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269.3亿元,上年约为323.62亿元;建议派发末期股息 ...[详细]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来源: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张文婷)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 ...[详细]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座谈会 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大盘
转自:保险报网【实习记者 许予朋】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会议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商业银行要深入学习领 ...[详细]
-
近日,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多于确诊病例。3月25日,新增1280例本土确诊病例、4320例无症状感染者;3月26日,新增1217例本土确诊病例、4333例无症状感染者;3月27日,新 ...[详细]
-
日本小学资料图)海外网3月30日电据日本《读卖新闻》30日报道,兵库县尼崎市教育委员会29日发布声明表示,市内一所小学给毕业生发放的毕业证书连续4年误打印了另一所学校的公章,直到今年春天有毕业生提出问 ...[详细]
-
据济南教育微播报3月30日消息,鉴于疫情防控的复杂严峻形势,确定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章丘、高新、南山等九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自3月30日起,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具体线下复课时间 ...[详细]
-
界面新闻连续第六年发布CEO系列榜单,在继承去年的基础上做了适当扩充。科技行业CEO榜单是‘界面新闻2022年度超级CEO’系列的子榜单之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是一 ...[详细]
-
震荡行情下,分散化投资持续升温,以“一揽子基金”构建组合的FOF产品迎来了一波发行小高潮。截至目前,市场上新的FOF产品接近20只,而今年以来新成立的FOF规模达到157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公募人士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