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彻夜不休谈判,同意设立援助基金,气变大会达成里程碑式协议!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 欣】经过激烈争论和彻夜谈判后,经过基金当地时间20日,彻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全面气候协议,不休碑式批准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谈判同意这被称作发展中国家的设立“历史性胜利”,意味着发达国家需为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援助灾难性后果“埋单”。不过,气变该协议尚未就基金如何运作、大会达成哪些国家应该出资等关键问题作出规定。协议发达国家的经过基金信誉问题也成为基金能否落实的未知因素。与此同时,彻夜有发达国家认为COP27在淘汰化石燃料和控温承诺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不休碑式对此,谈判同意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设立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援助需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重要的是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承诺落到实际行动上。
20日,COP27主席舒凯里在闭幕会上宣布达成全面气候协议。(法新社)“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
“当COP27主席舒凯里(埃及外长)敲定协议的小木槌落下,疲惫不堪的外交官们在会议大厅里鼓起掌来。”《华盛顿邮报》20日这样描述协议通过的一幕。英国《卫报》则对幕后磋商作出更详细报道:原定于18日晚结束的COP27会议延长超过36个小时,在很多阶段,协议看起来都无法达成。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出现明显分歧和尖锐言辞,特别是在最后几个小时,各国不断就某个用词争论不休。经过彻夜谈判,最终在红海破晓之际,各方就东道主埃及起草的一份协议达成共识。
“今天在沙姆沙伊赫COP27创造了历史,各方同意设立期待已久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援助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COP27在官方推特上兴奋宣布。《卫报》称,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当极端天气对贫穷国家的物质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时,为其提供经济援助。CNN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和逆转,标志着美国和欧盟等长期反对者首次同意建立该基金,这些富裕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污染加剧了气候灾难。
与会的肯尼亚代表团成员瓦奇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会上的争论非常激烈,一度导致谈判暂停。最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下才勉强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他说:“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CNN援引气候专家的话称,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团结,发挥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影响力。
这个胜利令发展中国家欢呼。非洲国家集团气候谈判小组首席谈判代表卡洛加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时刻”。他说:“30年的耐心等待……这是全球公民的胜利。”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谢里·拉赫曼的发言获得掌声,她表示:“这不是接受慈善,这是对我们的未来和气候正义投资的首付。”法新社称,该国今年遭遇史上最大洪灾,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灾难的象征。
尚有很多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称,就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共识,消除了更广泛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症结。不过,气候专家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CNN说,基金将如何运作的细节仍不明晰。协议文本在关于何时开始运作以及具体如何筹集资金等方面留下许多问题。《纽约时报》报道称,协议要求成立一个由24个国家代表组成的过渡委员会,在未来一年里研究该基金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哪些国家和金融机构应该出资以及资金应该流向哪里。很多关键问题都留给了未来的谈判。
尽管发达国家终于同意帮助较贫穷国家,但仍藏着不少心机。《华尔街日报》援引参与谈判代表的消息说,该基金的援助目标是最脆弱的较贫穷国家,这是富裕国家的一个重要要求,它们不希望资金流向中国和其他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国家”。相反,富裕国家还希望中国、海湾国家以及其他“高收入”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卫报》称,许多贫穷国家认为,这是企图将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沙特等更大经济体区分开来,对此强烈反对。这一争论占据了上周末的大部分谈判时间。
此外,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告诉CNN,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如何支持损失和损害,但不包括责任或赔偿条款。报道称,长期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直试图避免此类规定,因为这可能使它们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法律责任和诉讼。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此前公开表示,损失和损害与气候赔偿不是一回事。
而对于出钱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预计将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但任何资金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努力很可能遭到共和党反对。《纽约时报》提到,发达国家10年前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却没有兑现。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
本次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数十项决议。除了“损失和损害”基金,COP27还通过一份最终声明。据法新社20日报道,声明重申《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并呼吁各方加快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中国出席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但据路透社报道,一些国家在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仍存在分歧。欧盟此前威胁,如果在排放问题上得不到更好承诺,将退出谈判。但在20日凌晨结束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欧盟没有阻止最终声明。不过,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仍对声明中未保留敦促各国放弃使用化石燃料的措辞表示不满。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表示,本届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单凭这一点不足以解决气候危机,但这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
(责任编辑:休闲)
-
马斯克自嘲自己埋葬了推特上周四晚上,推特经历了一场集体辞职。在这一天,数以千计的员工决定离开他们工作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公司。不少人在推特上公开道别,挥别自己在这里的数载时光,感谢与自己同舟共济的同事。 ...[详细]
-
又有知名高校官宣收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消息。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今年5月6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了两则公告,宣布了三个专业的停招消息。其中,中国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消息:经学院研究 ...[详细]
-
《实施方案》强调,办学选址“不能与任何房地产挂钩”深圳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再迈一步。5月16日,深圳市教育局官网公布了《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至2025年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陈佩珍5月16日,澎湃新闻从获悉,浦发银行上海崇明支行营业部正式恢复对外营业,成为该行首家复工复产的网点。当天营业开始前,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缪京一行还来到该行,察看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情况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暑期旅游市场收官在即。近日,包括同程旅行、去哪儿在内的多家旅游企业相继发布了平台暑期旅游相关数据。当前消费信心逐步恢复的大环境下,旅游出行的需求也开始逐步释放。整体来看,尽管面临多重因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实现碳 ...[详细]
-
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在疫情后海外消费回流的趋势下加码中国市场,除了开设销售成衣和包袋配饰的门店,它们的扩张还延伸到了餐厅和咖啡馆,涉足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城市。最新的动作来自Maison Margiela和 ...[详细]
-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5月14日发表文章,称乌克兰比你想象的更糟糕。文章称,鉴于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初,外界普遍认为乌克兰军队完全不可与俄军队相提并论,因此不输掉战争本身就是乌克兰的一种胜利。但没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