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扩大开放紧锣密鼓 推进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江聃
1月10日,服务放紧发展经国务院同意,业扩商务部分别印发了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大开总体方案。6市方案从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开放、锣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鼓推区域发展、进先进制体制机制优化、造业要素保障等5个维度,融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放紧发展提出消除行政壁垒、业扩优化综合环境的大开试点措施。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锣密服务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鼓推近几年,进先进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入加速发展期,造业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都明确提出“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形成了“1+N”试点格局,增加了开放措施压力测试的范围,对于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高水平开放部署、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和特色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部署在6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根据《批复》精神,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分别印发了6市试点的总体方案。根据国家赋予试点城市的发展定位,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服务、与港澳地区的专业服务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方面明确差异化试点任务。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试点示范已持续7年,形成了“1(北京示范区)+10(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10个试点省市)”的布局。
庞超然指出,从方案内容看,增加了“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内容,从完善工作基础、创新发展路径、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推动服务业开放与实体经济发展更好融合。从重点行业领域看,围绕试点地区不同特点,增加了自然垄断领域竞争性业务开放内容,将海南省特定领域服务业开放措施向更多城市推广。此外,试点内容还突出了地方定位和特色,推动不同城市差异化探索,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
(责任编辑:热点)
-
北京丰台:有施工单位防疫不力,致工人陆续出现阳性,已立案调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丰台区对未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建筑工地依法立案调查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丰台区加大建设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未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施工企业立案调查。对未落实疫 ...[详细]
-
新华社东京4月24日电记者姜俏梅)日本一艘载有26人的观光船23日下午在北海道知床半岛知床岬附近海域失联。据日本媒体援引搜救部门24日发布的最新消息,在船只失事海域发现10人,经确认均已死亡。据报道, ...[详细]
-
马斯克被告上法庭!因4年前的一篇推文,正筹备资金准备收购推特,还和比尔盖茨怼上了?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一向活跃,但也因此饱受争议。如今的马斯克已经不满足于仅做推特的活跃用户,而是从第一大股东向完全收购推进。因“私有化特斯拉”推文惹怒股东 因为4年前的一条推特,马斯克惹上了官司。201 ...[详细]
-
比亚迪豪掷18亿用于“0元”持股计划,14名核心员工人均“获利”900万
图片来源:图虫记者 | 庞宇新能源汽车龙头002594.SZ)抛出“重磅”员工持股计划,18亿元回购股票免费受让。4月22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拟以18亿元-18 ...[详细]
-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扎波罗热核电站关键设备暂时无恙!“黑五”将至,欧美股市在等待……
当地时间周一,市场避险情绪不减,欧美股市表现疲软,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纳指跌超1%。当前市场高度关注即将于本周公布的美联储11月货币政策纪要,从而判断美联储下一步的加息路径。此外,本周美国将迎来传统 ...[详细]
-
4月24日,澎湃新闻从“通州发布”获悉,近日南通市通州区印发《通州区稳定就业企业职工购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对区内企业稳定就业职工购买区内首套新建普通商品房的最高给予房款总额2%的购房补贴。按照企业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随着手机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家手机厂商对于手机镜头像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800万像素,到4800万像素,再到近年来流行的1亿像素。此前,realme官方曾宣布,旗下新机realme 9全球首 ...[详细]
-
台湾《经济日报》11月22日消息,英特尔公司重启代工业务的主将塔克尔Randhir Thakur)将离开这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发出电邮声明称,塔克尔“已决定离开他的职位,追求公司外部的机会。他会待到2 ...[详细]
-
声明称,工作室原本不想占用社会资源,故通过私信劝网友删除,但谣言愈传愈烈,已严重损害贾乃亮声誉。声明还称,有关贾乃亮“隐匿2.6亿佣金”“签署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言论均严重背离事实,属于恶意捏造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