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离不开中国内地
来源:斑马消费
维他奶国际终于回血了。维奶
去年,开中其在公共舆论事件中遭遇重创,国内发生上市以来首次巨亏。维奶2022/2023财年中期,开中公司收入、国内归母净利润均录得增长,维奶彻底扭转亏损局面。开中最终,国内还是维奶得依靠内地市场。
中国内地一直是开中维他奶最重要的市场,内地人还喝不喝维他奶,国内关乎这家港资企业的维奶命运。
成功扭亏
经过半年时间恢复,开中维他奶国际(00345.HK)终于走出上个财年巨亏的国内阴霾。
11月18日,公司披露2022/2023财年中期业绩(截至9月31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6.42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42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1.05%、330.30%。
分市场区域来看,中国内地、新加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18%,澳洲及新西兰收入与上期持平,唯香港业务收入增长6%。
公司成功扭亏,并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在于3个方面:来自中国内地的经营溢利贡献回血、压缩费用支出和获得相关财务资助。
期内,中国内地市场录得经营溢利1.39亿港元,在公司经营溢利中占比47.93%。去年同期,这一市场区域的经营溢利录得-0.33亿港元。
公司在经历了去年舆情危机之后,倾全力拯救内地市场,同时,也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2022/2023财年上半年,公司总经营费用减少9%,市场推广、销售及分销费用减少10%,其他经营费用(员工成本等)减少14%,3项合计减少支出3.01亿港元。
另外,公司在期内获得有关疫情补助59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00万港元。
公司盈利能力仍处于高位,期内毛利率为47.71%,与上年同期持平。净利率3.75%,较上年同期增加2.61个百分点。
为缓解原材料及包材价格上涨压力,公司已在10月1日正式对旗下系列产品调价,同时提升渠道毛利水平。
内地市场失速
2021年7月,维他奶国际深陷舆情危机,遭遇网友的口诛笔伐,产品在内地惨遭下架。
这直接给公司带来重创。2021/2022财报(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59亿港元,为上市26年来首度亏损。其中,内地市场收入39.13亿港元,经营溢利-3.40亿港元。
2022/2023财年(截至2022年9月31日)中期业绩显示,内地市场实现收入22.88亿港元,同比下滑1%,经营溢利实现1.39亿港元,扭亏为盈。
随着内地市场经营向好,今年81岁的罗友礼,终于可以喘上一口气了。
内地市场对于公司至关重要,甚至可直接决定这家香港食品饮料企业的命运。
公司1994年登上港股之后,罗友礼从其父罗桂祥博士手里接过权杖,开启了一场市场改革和布局。除了专注即饮豆奶品类,他还在百事可乐前华南高管袁杰的协助下,加速对内地市场的渗透。
当时,中国内地市场对豆奶的食用,还停留豆奶粉冲泡阶段,市场霸主长期由维维股份把持。
随着市场教育的深入,即饮豆奶产品逐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维他奶司也尝到市场红利。
2003年,内地收入贡献占比仅6%,至2020/2021财年,内地市场收入规模已达50.1亿港元,贡献率升至66.6%。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市场收入增速正在逐年放缓。数据显示,2017/2018财年至2020/2021财年,内地收入增速从39%一路降至10.68%。2021/2022财年,首次发生负增长,为-22.77%。
豆奶+柠檬茶
即饮豆奶产品的护城河并不高,维他奶国际赢在起跑快。
约2015年之前,维他奶在内地横行一方,还没有多大的市场压力。在这之后,随着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植物基蛋白奶的市场需求增长,竞争对手们逐渐觉醒,开始陆续加码即饮豆奶产品。
豆本豆、诚实豆、植选等即饮产品陆续面世,当年被维他奶逼到墙角的维维股份,也推出了即饮豆奶产品。
伊利、蒙牛及等食品饮料巨头,携渠道和资金优势,快速实现对这一品类的占位。
即饮豆奶属于植物基蛋白奶细分领域,可以解决乳糖不耐受的痛点,逐渐成为市场热宠。据前瞻研究院报告,未来几年我国植物奶行业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千亿。
品牌众多,同质化严重,维他奶国际遭遇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尽管公司推出了各种口味、各种包装的豆奶产品,还将港式柠檬茶、菊花茶等引入内地市场,借以巩固自身市场地位。不过,多品类产品协同作战,没能翻起太大浪花。
(责任编辑:焦点)
-
监管出手规范私募投研活动。《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为规范私募开展证券投资、研究活动,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于近日向私募证券机构下发《关于规范私募证 ...[详细]
-
百亿级私募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1月1日公告,自2022年9月以来,该公司及员工已累计出资超过6000万元追加申购旗下基金。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10月以来国内第三家头部私募对旗下产品进行大手笔自购 ...[详细]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11月2日斥资约108.47万港元回购102.4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022年11月2日,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公布经济数据,需重点关注法国、德国、区和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美国截至10月28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大事方面需关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陈莎 报道 瑞幸咖啡基本走出泥潭。11月22日晚发布的财报显示,三季度,该公司营收38.946亿元,同比增长65.7%;净利润5.28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350万元 ...[详细]
-
网约车巨头Uber将东山再起?Q3业绩超预期 股价一度大涨逾15%
美东时间周二盘前,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巨头Uber公布了三季度财报。虽然依旧难以摆脱亏损,但Uber当季营收超出市场预估,并给出了强劲的四季度预期。受此提振,Uber股价一度大涨16.5%,创下去年8月以 ...[详细]
-
《华尔街日报》11月2日报道,的认证用户可能很快就得花钱保持自己的蓝色对勾标记认证。马斯克表示,他希望为Twitter的认证程序引入订阅模式,这是一项新战略,旨在为这家社交媒体公司增加广告以外的另一个 ...[详细]
-
华为Pocket S全配色实拍照流出 银色机型帅炸 今晚发布
根据此前的官方信息,华为新品发布会将会在11月2日晚间7点正式召开。在这场发布会上,最为重磅的产品应该就是华为的最新折叠屏手机Pocket S了。如果,虽然新机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手机中国却注意到,在 ...[详细]
-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高萍)今日,《中国人民银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正式公布。《通知》就房地产融资、“保交楼”金融服务、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 ...[详细]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如何让“患者少花钱、医保控费用、医院有支持、中医得发展”,多方利益趋同,一直是医保改革探索的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中医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