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最后的“信息记录员”
人工和无人机正在搜索东航失事客机另一部黑匣子
黑匣子:最后的黑匣“信息记录员”
图为工作人员在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搜索黑匣子。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3日下午,最后“3·21”东航失事客机的息记一部黑匣子已找到,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黑匣目前该黑匣子已被连夜送往北京的最后民航专业机构进行译码。调查组正组织技术力量全力搜寻另一部黑匣子,息记已动用专业设备对事故现场地面及以下区域进行探测,黑匣同时将以主要撞击点为中心,最后扩大搜索半径,息记展开拉网式搜寻。黑匣
黑匣子可承受比机体更大的最后破坏力,已找到的息记黑匣子外观损毁或还能读取数据
黑匣子是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及最直接的证据,外体一般为橙红色,黑匣以便在飞机失事后能尽快被找到。最后“飞机上的息记黑匣子一般有两个,安装在机尾位置,一个用于采集驾驶舱内的全部声音,比如飞行员之间的对话等,相当于数码录音机;另外一个主要负责采集高度、速度等飞行数据,二者结合就相当于给调查人员重演了一遍事故发生时的情景。”《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告诉记者。
由于自身的重要性,黑匣子的设计精度较高,在研制过程中要经过多轮撞击、海水浸泡等实验,以确保黑匣子能够比机体本身承受更大的破坏力。根据相关法规要求,黑匣子需要能承受超过自身重力3400倍的冲击和超过1000摄氏度高温的影响。“但如果破坏力超过黑匣子的承受极限,同样也有被损坏的可能。”王亚男说。
据中国民航局通报,东航MU5735航班于3月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14时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14时20分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时23分飞机雷达信号消失,最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境内坠毁。
飞行数据平台FlightRadar24记录的数据显示,失事飞机在此前正常飞行情况下,仅3分钟内便下降了约6000多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飞机可能以数百公里的时速撞击山地,从8000米高空急速坠落,再加上撞击与爆炸叠加的压力,黑匣子受损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已找到的一部黑匣子外观破损比较严重。”王亚男说,如果存储单元损伤不严重的话,黑匣子的数据还可以读取或者恢复。
“3·21”飞机失事地点三面环山、地形复杂加剧搜索难度,无人机可发挥避障功能,快速搜索黑匣子发射的无线电信号
空难发生后,黑匣子除了面临被损坏的可能外,能否顺利找到也是一大难点。此次飞机失事的地点三面环山,地形复杂、丛林密布,据救援人员介绍,要搜寻的范围初步估算超过2万平方米,且这只是平面范围,现场高低落差很大,给搜索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黑匣子形状虽然为长方体,但根据以往事故搜寻经验,很可能出现严重不规则的变形。此外,由于黑匣子体积较小,容易被机体残渣、地面的植被、土壤等覆盖,加之受爆炸冲击力影响会被抛出去,这些都会增加搜寻的难度。”王亚男说。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关于“黑匣子”水下定位信标的标准规定,黑匣子里的电池大概能够使用30天左右。期间,它会不断向外界发送信号。尽管定位信标的工作时间有限,但王亚男称,只要环境不变化,那么黑匣子内记录的内容就能长期保存。“它相当于一个固态存储器,只要不人为干涉,内容会一直存在。”
搜寻黑匣子的过程中,除依靠传统的人力搜索外,现在也可应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灾害救援最首要的就是掌握灾情和解决交通问题,大部分航空事故发生在高山、大海等交通不便的地方,无人机能快速到达灾区上空,获取灾区和通往灾区道路的遥感影像,直观地观察灾情,帮助救援人员和物资在黄金72小时内到达灾区。”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秘书长庞伟告诉记者。
如何利用无人机找到黑匣子?庞伟表示,无人机系统是一个集成有飞行器平台、飞行控制与导航、信息传输与处理、任务载荷以及地面运输与保障等高度综合的复杂系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的相互融合,无人机搭载电子信号检测传感器,可以快速搜索黑匣子发出的信号,黑匣子会自动发射无线电信号,引导救援人员找到它,比依靠人工目视寻找效率高很多。
“特别是这次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地在山区,无人机可充分发挥避障功能,在复杂的树林、山地低空飞行,搜索黑匣子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同时,利用搭载电子信息检测传感器及小型化高分辨成像系统进行航拍观测,快速获取事故现场地形图并建立基于三维GIS的可视图。”庞伟说。
但无人机搜救也会受制于通信网络。“智能无人机数据采集后进行智能分析需要5G技术支持,如果山区没有5G网络,一些数据的智能分析可能无法实现,只能航拍现场图片进行人工分析。”庞伟说。
事故调查并非完全依赖黑匣子,现场调查、实验验证、外围调查同样重要
搜索难度这么大,黑匣子的数据为何不能采用“云”同步的方式?王亚男指出,从技术上看,黑匣子做到无线传输数据和云同步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由于黑匣子记录的数据非常完整,它的数据量更大,正常情况下空管人员并不需要掌握每一个数据,只有在事故调查时才需要这些细致的数据。“全球每天约有数万架次的飞机在飞行,如果每个黑匣子的数据都被实时传输保存,会造成大量的数据垃圾,给真正有用的数据分析带来负担。”
如果黑匣子无法找到或损毁严重,是否还有其他办法了解事故原因?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安全研究所所长舒平认为,寻找黑匣子是事故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故调查完全依赖黑匣子,它和现场调查,以及实验验证等方面的调查是同等重要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黑匣子是分析事故原因最直接的证据,除此之外,调查组还会对现场的残骸进行分析,比如对飞机碎片进行处理,根据外机残留的仪表盘上表针位置判断飞机在撞击瞬间处于什么状态,同时也会开展一些外围调查,通过询问曾管理、驾驶或者检修过该架飞机的工作人员,包括这架飞机的制造商等采集到相关数据信息。”王亚男说。
(责任编辑:休闲)
-
在冷空气的不断努力下,今天9月1日)副热带高压断裂。超强台风“轩岚诺”夹在东西两环副高之间,引导气流相互抵消,今明两天将保持回旋少动。今年首个超强台风“轩岚诺”。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预警发布 图9月1日 ...[详细]
-
财联社7月5日讯编辑 史正丞)随着上个月欧债危机隐现苗头,欧洲央行召开紧急会议并宣布将加速完成反分裂化货币工具。这一举措虽然暂时缓解了市场的波动,但也埋下了不满的隐患。当地时间周一,德国央行行长就公开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1日报道,中国股市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颠簸,但有很多迹象表明,投资者热衷于在未来几个季度押注该市场。分析师表示,由于通胀上升且市场担心美国和欧洲陷入衰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熊思怡)11月2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普遍预计,国内成品油价将第八次下调。本轮计价周期内,多空因素交织,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数据显示,美油、布油18日双 ...[详细]
-
7月5日,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斯洛文尼亚银行行长Bostjan Vasle周一表示,俄乌冲突对物价的影响比对GDP的影响更明显。其预计在9月加息后,欧央行可能会在第四季度进一步加息。欧央行高官近期密集 ...[详细]
-
来源:金十数据北京时间周二7月5日)12:30,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1.35%,为2019年5月以来最高利率水平,符合市场预期。澳元兑美元闻讯不涨反跌,并短线走低35点,而 ...[详细]
-
当地时间7月5日,据瑞典电视台消息,30国驻北约大使现已签署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协议。总台记者 郝晓丽) ...[详细]
-
全文2362字,阅读约需5分钟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2022年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 ...[详细]
-
今年上半年,美图亏损进一步扩大。7月3日晚间,美图01357.HK)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已达2.749亿元至3.499亿元,较上年同期1.377亿元的亏损增加约99.6%至154.1%。该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