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到浪尖 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来源:北京商报
“3.5%即将淡出,风口成为历史的到浪稀缺品”“跑的过银行利率的产品快要下架了”“XX人寿紧急通知,两款增额终身寿险所有年期全国停售”……11月20日,尖增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额终随着银保监会的身寿一纸通报,增额终身寿险要下架的险何消息在部分保险代理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一波一波的去何炒停售,到底是风口真是假?随着监管一次又一次点名,增额终身寿险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到浪
频频被点名
终身寿险是指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间为终身的尖增人寿保险。增额终身寿险,额终顾名思义,身寿指的险何是在投保人生存期,每年保险金额都会增加的去何终身寿险。
随着预定利率4.025%的风口年金险被叫停,凭借着“灵活减保”“保额稳定增长”等优势,增额终身寿险逐渐走进消费者视野,成为新晋“网红”产品。而在银行存款利率降低、基金收益欠佳、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的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乘势而起,逐渐撑起寿险公司保费规模的一片天。
《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终身寿险占人身险银保业务期缴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产品。曾有寿险公司总经理向媒体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85%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增额终身寿险。
不过,随着增额终身寿险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张,风险点也由此暴露,出现了噱头营销、销售误导、利用加保规则变相突破定价等问题,也引起了行业对其快速发展的风险担忧。银保监会更是屡次在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等通报中点名增额终身寿险。
11月18日,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表示,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个别公司激进经营,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
在今年2月发布的《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中,银保监会指出了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除了监管部门,近期,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发出消费提示,指出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请消费者予以警惕。
蕴藏多重风险
从根本上来说,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有三个——死差、利差、费差。
简单理解,利差是保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分为利差益及利差损。费差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有关,是实际的费用率和预定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分为费差益和费差损。
从银保监会近期通报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利差和费差是重点关注的问题。银保监会表示,各公司应该重点排查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并要求保险公司于12月15日前报送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险排查报告。
同时,银保监会叫停了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和小康人寿3家保险公司的4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要求立即停止销售有关产品,并进行全面排查整改。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指出,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共2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定价假设的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小康人寿2款增额终身寿险,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将矛头直指费差和利差。北京商报记者就产品下架及整改问题向上述公司发函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对于银保监会要求各公司排查报送,国君非银分析师刘琦欣、谢雨晟等在相关研报中表示,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为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存在提高保额复利设置、支持全额减保、费用大幅超支等问题,将受到重点监管。
业内一位精算师则表示,这是监管在预警部分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险的利差损和费差损,由于部分中小公司依赖保费规模,如果投资收益水平难以匹配预定利率,未来偿付能力会承压。
或出现利差损
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重资产投入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利率或长期处于低位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压力是巨大的,容易带来利差损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市场上的一些热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终身保额复利率接近3.5%,保险公司在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真的会面临利差损吗?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的保单利益是以现金价值为基础,所以,保额按照接近3.5%复利增长,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受其投资收益的影响。
同时,杨泽云表示,确实有不少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号称按照接近3.5%的复利增加。但一方面,基本上保险期限都在30年以上(3.45%左右),要达到3.48%的复利收益,基本上都要到50年以上。而现实中,可能很多人是准备在投保后10年或者20年以内就通过减保的方式获得现金,此时的现金价值收益距离3.5%较远。
对于增额终身寿险是否会带来利差损问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这要看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较强,在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还是有利可图的,如果保险公司投资能力比较弱,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回报,就有可能造成利差损。
刘琦欣、谢雨晟则在相关研报中表示,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增额终身寿险作为具有保证收益且长期收益可达3%以上的高度稀缺产品,预计短期受到市场追捧;但同时对保险公司而言,增额终身寿险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
理性看待“炒停”
谈及增额终身寿险后续的发展,徐昱琛表示,从银保监会要求来看,保险公司需要自查是否触碰三条“红线”,分别是: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如果产品存在触碰上述“红线”的情况,可能需要按要求下架。
对于未来的产品设计,徐昱琛表示,未来产品定价利率和产品的附加费用率等会有更严格的限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未来要设计高性价比产品会有比较大的难度。
刘琦欣、谢雨晟则认为,预计长期保险公司将考虑降低预定利率或降低减保权益限额等来应对利差损风险。
从当前市场反应来看,虽然银保监会只是要求4款产品下架,却有不少保险营销人员在朋友圈制造焦虑,声称“3.5%即将淡出,成为历史的稀缺品”“部分产品将要下架停售”。
对于保险营销人员的炒停行为,上述精算师表示,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增额终身寿险只是保障工具,重点不是产品稀缺性和产品好坏,而是消费者是否真的有保障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
(责任编辑:百科)
-
路透社19日援引一份“机密文件”草案报道称,德国外交部计划收紧对高度依赖中国的德企的规定,要求它们披露更多信息,甚至对可能的地缘政治风险进行压力测试。路透社报道称,这项正在拟议中的新规是朔尔茨政府对华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尹太白来源:探客深科技ID:TKshenkeji)进入2022年10月以来,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京津冀、上海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停牌两日,603778)易主事项的接盘方浮出水面,为国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晟能源”)。据了解,本次易主采用股权转让+定增 ...[详细]
-
FTX突然倒塌,库里、布拉迪“踩雷”,体育、电竞圈重伤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昔日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网红”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轰然倒塌,让体育圈也无法幸免于难,曾与FTX有过股权交易的美国橄榄球巨星汤 ...[详细]
-
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及相关美资企业代表。双方就中美产业发展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张云明表示,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相互依存,双方合作的本质是 ...[详细]
-
俄罗斯外交部当地时间11日表示,俄罗斯对200名美国公民实施入境禁令。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美国总统拜登的妹妹和两个兄弟也被列入名单。至此,俄罗斯外交部已禁止1073名美国公民入境俄罗斯。总 ...[详细]
-
强美元导致全球资产今年普跌,而当事态开始逆转,非美元货币和股市的空头则瞬间被逼空。也就是从上周四开始,通胀恐慌急速降温——美国核心通胀数据较大幅下降,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俄乌局势降温迹象出现。 于是 ...[详细]
-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即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有媒体称“这可能是G20历史上最为紧张的一次峰会”,各方面情况显示,这没有任何夸张。说实话,印尼作为本届峰会主席国,工作挺 ...[详细]
-
来源: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王旋 |联想集团ESG与可持续发展总监、联想中国平台社会价值委员会秘书长近期,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CCF联合出品的《长江经济带气候安全与零碳愿景展望》以下简称:《展望》) ...[详细]
-
沉寂许久的税优健康险终于迎来新的动向。1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银保监会就《关于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优惠政策适用产品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在行业内征求意见,拟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