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首次亚洲行“来势汹汹”,或难以如愿
当地时间5月19日,来势汹汹美国总统拜登将启程,拜登开启其任内首次亚洲之行。首次
拜登将分别到访韩国、亚洲日本两个东亚国家。行或其间,难愿除了和韩日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外,来势汹汹拜登还将参加由日本举办的拜登“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届时,首次澳大利亚、亚洲印度两国首脑也将出席。行或
这是难愿拜登上台16个月以来首次到访亚洲,此前他三次出访的来势汹汹目的地全部都在欧洲。多位专家分析指出,拜登在俄乌冲突持续的首次背景下,拜登此次东亚之行意在团结盟友,持续推进其印太战略。不过,美国虽“来势汹汹”,但其在亚太地区必然会受到一系列掣肘与制约。
为何先韩国后日本?
根据白宫公布的日程安排,拜登此次东亚之行将从5月20日持续至5月24日。
当地时间5月20日,拜登将首先抵达韩国。5月21日,他将与新任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晤。尹锡悦5月10日刚正式上台,这将是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5月22日,拜登将前往日本。5月23日,他将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晤。岸田文雄去年10月正式上台,此后两人虽然曾举行视频会晤,且在多边场合会面,但这将是两人首次线下双边会晤。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4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七国集团峰会在北约总部举行。图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总统拜登。图/IC photo
5月24日,拜登将参加由日本主办的QUAD首脑峰会。这将是第二次QUAD线下首脑峰会。去年9月,美国在华盛顿举办了首次QUAD首脑峰会。
通常来说,美国新总统上台后首次亚洲之行都会选择日本和韩国作为第一站。不过,拜登上任后的首次亚洲行显然推迟了许多,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上先日本后韩国的模式。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上台10个月后就到访四个亚洲国家,分别是日本、新加坡、中国、韩国。特朗普上台后也于当年11月到访多个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中国、越南、菲律宾等。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无疑是阻碍拜登出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袁征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首次亚洲之行相比前几任总统较晚,也是因为他前期被其他事情绊住了手脚,或者说忙于他认为更重要的事务。
袁征指出,拜登上台后首先面对的是严重的国内危机,包括蔓延的疫情、受阻的经济、分裂的社会等,之后又忙于修复跨关系、应对俄乌冲突等,况且去年日韩首脑都先后到访华盛顿,所以他将亚洲行推到了现在。
至于拜登将亚洲行首站放在了韩国而非日本,袁征认为,主要是因为韩国总统尹锡悦刚刚上任,而尹在上台前就多次表明要加强韩美同盟关系,因此拜登首站到访韩国,以示对韩国新总统的支持和对韩美同盟关系的重视。
韩国总统尹锡悦与美国总统拜登。图/IC photo此时出访亚洲有何深意?
《外交官》杂志此前指出,拜登这场延迟到来的亚洲之行,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破外界关于美国忙于欧洲事务、忽略亚太地区的印象。
据报道,拜登自2021年1月20日上任以来,共有三次出访,目的地全部都在欧洲。
拜登首次出访是在2021年6月,当时他前往英国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当年10月,他前往意大利,参加了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今年3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拜登再次前往欧洲参加了北约峰会和G7峰会。
袁征分析称,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外交方面首先希望修复受损的美欧关系。此前,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美欧同盟关系遭到冲击,他曾多次公开批评欧洲盟友、抨击北约,甚至威胁要退出北约。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重心会转移至欧洲。拜登希望通过此次出访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即美国的战略重点仍然在印太,美国仍会致力于推进其印太战略,同时也给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吃个‘定心丸’。”袁征表示。
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4月27日发布的声明也直接表明,拜登此次出访“将推进拜登-哈里斯政府对一个自由开放的亚太以及美国与韩国、日本盟友关系的坚定承诺”。
当地时间2021年3月12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拜登参加“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视频会议。图/IC photo
拜登政府上台后一直强调推进印太战略,并于今年2月公布了题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文件,明确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政策目标和具体政策举措。然而,2月下旬俄乌冲突突然爆发,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行受到了一定影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陈文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俄乌冲突虽然影响了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行,但美国并未改变其将印太作为战略重点的部署。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出台的《2022年国防战略》仍然将中国作为头号“威胁”,将印太作为首要关注的地区。
“俄乌冲突爆发后,很多人在讨论美国会不会将战略重心转移,但美国已一再表示,他们认为印太和俄乌是一个‘战场’。”陈文鑫分析称,“事实上,拜登政府认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美国可以更好地利用欧洲盟友,在欧亚大陆西侧对俄罗斯形成更大的制约。如此,美国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印太地区。”
除此之外,拜登选择在这个时候访问亚洲,还有一个背景是亚太地区5月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在韩国,保守派总统尹锡悦5月10日正式上台,其对外政策预计将不同于前总统文在寅领导的进步派政府。在菲律宾,该国刚选举产生新一任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在澳大利亚,该国将于5月21日举行议会选举,这将决定现任总理斯科特·莫里森能否连任。
“随着亚太地区内多国政局发生变化,拜登希望借此次出访进一步夯实和盟友的关系,这也是他此次出行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陈文鑫指出。
焦点议题有哪些?
据韩联社报道,拜登到访韩国的一个焦点议题是朝核问题。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5月18日表示,朝鲜很有可能在拜登此次出访期间开展远程导弹试验或是核试验,美方已经做好准备对防御态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据报道,朝鲜今年已进行了16轮导弹发射,而尹锡悦此前多次表现对朝强硬态度,外界预计半岛局势或将再陷紧张。沙利文称,拜登和尹锡悦将于5月21日举行会晤,其间将就朝鲜问题举行磋商。
此前有报道称,拜登到访韩国期间将访问朝韩非军事区。对此,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予以否认。除与尹锡悦举行会晤外,拜登还将与韩国科技制造业人士会面,并计划慰问驻韩美军。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8日,韩国首尔,美国总统拜登将出访韩国,美国驻韩大使馆前戒备森严。图/IC photo5月22日抵达日本后,拜登将参加QUAD首脑峰会。袁征指出,美日印澳四国希望将QUAD峰会机制化,“做大做实”这个框架。此外,拜登可能也会考虑将韩国纳入QUAD。
此外拜登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即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专家指出,这是拜登此次出访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拜登2021年10月出席东亚峰会时首次提出建立“印太经济框架”的概念。今年2月份出炉的《美国印太战略》详细阐述了“印太经济框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5月17日指出,美国商务部正在牵头就该框架的主要内容进行谈判,重点是供应链合作、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碳中和和基础设施等。
事实上,在拜登到来之前,尹锡悦政府已决定送出一份“大礼”。5月18日,韩国政府决定,将作为初始成员国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韩国总统办公室18日消息称,尹锡悦将于24日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宣告IPEF成立的峰会。
“拜登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出‘印太经济框架’,让它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经济上的抓手,弥补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上的缺陷。”陈文鑫指出,美国2017年退出了TPP(跨伙伴关系协定),后来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美国也没有加入,所以最后拜登政府另起炉灶,推出了IPEF。
袁征也强调,美国在印太地区此前可以说是“跛了一条腿”,即在政治、安全、军事等领域都有举措,但在经济上缺位。因此,他希望借此次出访推销IPEF,强化其在印太地区经济上的影响力。
据《外交官》杂志报道,拜登去年就提出“印太经济框架”的概念,但其一直是个空架子,区内盟友也不信任这个框架是否真的能带来益处。而拜登此行,正是希望为这个框架加上“血肉”。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拜登或利用此次出访传达出其在对华关系上的一些立场。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定于5月5日就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发表讲话,但因为感染新冠取消。陈文鑫认为,拜登政府可能会利用此次出访发表对华政策新看法,需要密切关注。
拜登能如愿吗?
拜登此行虽然“雄心勃勃”,但多方认为,他此次出访未必都能如愿。
陈文鑫指出,从欧洲到东南亚再到东亚,美国希望加强东西两个方向的战略协调,把印太盟友统合起来,从而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不管是军事安全上的QUAD峰会,还是经济层面的IPEF,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区必然会受到一系列的掣肘与制约,阻碍其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月,美国在亚洲发起了新一波的外交攻势。5月12日至13日,美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美国-东盟”特别峰会。这场峰会原定于3月底举行,但由于部分东盟成员国领导人无法参会,以及乌克兰危机持续,峰会被推迟到5月份。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2日,美国华盛顿特区,为期两天的美国-东盟峰会在美国举行。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南草坪与与会的东盟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图/IC photo
“美国召开峰会的意图很明显,即拉拢东盟,进一步将其纳入美国的印太战略中,从而联手遏制围堵中国。”袁征指出,“但实际上,东南亚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中美之间形成对抗,因为这并不利于该地区的发展”。
袁征解释道,东盟国家和中国地缘相近、贸易关系非常紧密,双方建立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同时都在RCEP框架中。此外不管是抗击疫情还是复苏经济,东盟和中国都是携手向前走的。因此,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安全上,东盟都不希望一边倒,而是希望在中美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从实际成果来看,东盟也没有完全让美国如愿。虽然美国和东盟承诺在11月的正式峰会上将双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拜登还声称“东盟的中心地位处于未来美国战略的核心”,但最终实际成果非常有限。美国仅宣布对东盟增加1.5亿美元投资,同时并未明确提到印太经济框架等内容。
袁征称,拜登政府给东盟画了“一张大饼”,但实际上美国在该地区能投入多少仍是一个疑问。而“印太经济框架”本身相对较虚,且带有浓厚的政治含义,目前要推销出去并不容易,东盟显然对这个框架还存在疑虑。
事实上,除东盟之外,印度的态度也非常微妙。
袁征指出,印度加入QUAD,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东向战略,而这个战略和印太战略有交汇之处。但印度整体自我意识很强,目前也并未放弃不结盟的战略,因此它并不会完全跟着美国走。
“从对俄乌冲突的表态就可以看出,印度并未跟着美国走,而是表现出一种相对中立的态度。这实际上让美国很不满,拜登可能会在此次QUAD会议上施压印度。但印度有自己的想法,若是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它也不会跟着美国干。”袁征表示。
此外,印度也并不愿意将QUAD打造成一个“反华联盟”,因为印度和中国是邻国,两国虽然在边境问题上有历史遗留问题,但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金砖成员国,两国无法完全脱钩。“也因此,对于拜登的战略意图,印度的角色相对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袁征称。
“事实上,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和地区影响力的提升,很多国家都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因为这并不符合其发展利益。”袁征称,“从美方角度来说,中美之间对抗也不符合美国利益,同时也不利于地区安全稳定和全球战略稳定”。
新京报记者 谢莲
(责任编辑:知识)
-
与火热的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专用集成电路ASIC,如AI芯片)等芯片类型相比,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也可称作可编程芯片)较少为外界所知,但仍凭借独特架构和功能用于一些关键领域, ...[详细]
-
美联储议息夜剖析:爆料很准、市场很嗨、今晚的“魔咒”很关键……
财联社7月28日讯编辑 潇湘)北京时间周四7月28日)凌晨2点,美联储一如市场预期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1.50%-1.75%上调至2.25%-2.50%,再度加息75个基点。这一决 ...[详细]
-
澳前总理陆克文在《环球时报》撰文:管控战略竞争,维护中美关系和平稳定在不久前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个时代之问:“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 ...[详细]
-
7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日前发表个人声明,公开谴责美国会众议长佩洛西拟访台的行为,称佩洛西此访无论基于任何理由都将会是愚蠢、危险且不必要的。如 ...[详细]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每经记者 李星 距离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坡还有月余之际,比亚迪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上调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11月23日, ...[详细]
-
美股有望迎来“黄金窗口”—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点评【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新宇 CFA事件: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7月FOMC会议决议。核心结论: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至2.25%-2.5%,认为经济距离衰退尚有距离,但衰退风险明显提高 ...[详细]
-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会议指出,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抓住当前重要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28日报道 据法国《世界报》网站7月26日报道,马克龙25日至28日对喀麦隆、贝宁和几内亚比绍进行访问。报道称,在法国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枉然寻求充当俄乌冲突调停者之后,马克龙想 ...[详细]
-
富国天惠成长A:三季度规模跌破300亿,成立17年的基金还行不行?
今天给大家解读富国天惠成长A161005)的三季报!不久前,富国天惠成长A刚度过了自己“17岁生日”,朱少醒让这只基金在17年里业绩翻了15倍!如果看长期收益,富国天惠成长A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基金,但是 ...[详细]
-
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周三油价上下翻飞,直到夜盘10:30EIA报告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及成品油库存均大幅下降,美国原油出口刷新纪录,同时美国汽油需求大幅反弹缓解了前期需求疲弱的担忧,EIA近期数据波动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