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评论:告别“动态清零”误区,才能更好应对疫情挑战

评论:告别“动态清零”误区,才能更好应对疫情挑战

2025-07-09 12:20:10 [时尚] 来源:齐天洪福网

▲4月18日,动态清零医护人员为老年人讲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评论 图/新华社

4月18日晚,告别更好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其个人微博发布长文,误区在文章里他提出,应对疫情国内有些人对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没有了信心,挑战甚至有人把“动态清零”与“零感染”混淆,动态清零认为现阶段针对新的评论疫情形势,“动态清零”不可能实现。告别更好而这些观点的误区出现,其实源自于对“动态清零”的应对疫情误解。

吴尊友的挑战解释很详细,说得也很通俗易懂,动态清零“动态清零的评论根本宗旨就是发现一起疫情,扑灭一起疫情,告别更好不让疫情在当地‘生根’。”

此外,对于当前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误解,他也一一作出了解释。比如他说,“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但“要求在疫情所在地及时阻断传播”;再比如“一些人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全城封控”,他认为只有发现晚、没及时控制住的情况下,“才使用封控措施”;再比如“有些人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对经济影响大”,他表示“根据数学模型专家初步分析,动态清零策略对当地GDP的影响,仅相当于非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影响的一半”。

这些解释的信息量都很大,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动态清零”很有帮助,相当程度也能起到廓清误区、凝聚共识的作用。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上围绕“动态清零”的很多讨论,往往都是指向一个含混的概念,把一些防控措施导致生活的不便简单套用到“动态清零”之上。其实,只有厘清“动态清零”的概念和精神,才具备理性判断的基础。

从吴尊友的这一番解释中,能发现很多内容和社会共识是一致的。比如“动态清零”强调“把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以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这恰恰是“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成果”的体现,“动态清零”的内核其实是很明确的。

同时,“动态清零”也不等同于封控和全员核酸,后两者都只是特殊情形下的特殊选项,这些也都和民众的期待相一致。“动态清零”本身也是在疫情防控中探索出的方案,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操作方式本身也是不断升级完善的,社会关注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在政策完善的考虑范畴之内。

当然,从某个层面说,关于“动态清零”的解疑释惑,不仅是广大民众应该看看,各地方基层部门也应该深入领会。

近期疫情反弹较为明显,不少地方都相继采取了相对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这些措施是否得当、精准,事实上也应该对标“动态清零”的要求进行一番梳理。而一些尚未采取措施的地方,也应当仔细研判形势,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中,尽可能减轻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

客观来看,当前国内疫情的形势并不轻松。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快速传播和高穿透力,导致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近两年最严峻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更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也要看到“动态清零”政策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事实上已经被证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也保证了我国民众在全球疫情肆虐之时生活如常、烟火不熄。

就在前不久,吉林省各市州均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这一阶段性的胜利,再次证明了“动态清零”策略是我国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在眼下这个特殊时刻,各方必须坚持和落实好“动态清零”总方针,社会各界也应当对“动态清零”有更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全社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好这一波疫情的挑战。

撰稿/吴瑜(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 宣昌能:系统性风险防范需要更多配套制度和措施同向发力

    宣昌能:系统性风险防范需要更多配套制度和措施同向发力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11月21日,在2022年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已是 ...[详细]
  • 债券通五年大发展 中国债市开放打开新空间

    债券通五年大发展 中国债市开放打开新空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为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债券通迎来了五周年。回望5年前: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启航,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境内债券 ...[详细]
  • Evercore:电脑销量将放缓 下调惠普评级至“中性”

    Evercore:电脑销量将放缓 下调惠普评级至“中性” 出于对销售放缓和潜在的“通缩环境”的担忧,Evercore下调了PC制造商(HPQ.US)的投资评级。分析师Amit Daryanani将惠普的投资评级从“优于大盘”下调至“中性”,并将其目标股价从4 ...[详细]
  • 环球时报:英国正把自己架在尴尬位置上

    环球时报:英国正把自己架在尴尬位置上 一家中资公司去年与英方达成协议收购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芯片工厂,时隔近一年,事情却出现了变数。在美国反对这起收购案后,英国政府重新启动新的国家安全审查。据媒体报道,华盛顿、特别是美国国会,会“强力施压 ...[详细]
  • “花钱买开心”背后真有心理学依据

    “花钱买开心”背后真有心理学依据 【 心理话】“双十一”刚过,不远处的“黑色星期五”“双十二”已经依稀可见。年底的购物节一茬接一茬,很多人买了不少东西,家里囤满了各种商品。看着日渐“消瘦”的钱包,每次不少人发誓不再“买买买”,可是过几 ...[详细]
  • 遵循基本面选股 布局新能源正当时

    遵循基本面选股 布局新能源正当时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余世鹏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在投资领域同样适用,尤其是新能源等高投研门槛赛道,胜出的基金经理往往要付出逾十年的投研耕耘。鹏 ...[详细]
  • 捍卫女性堕胎权,不能靠“谷歌式”隐私保护

    捍卫女性堕胎权,不能靠“谷歌式”隐私保护 头图 | IC Photo推荐阅读:作者 | 丸都山“所谓的隐私保护计划,就像很多人的减肥计划一样,只是说说而已。”这是在谷歌推出“隐私沙盒”后,《华尔街日报》做出的评论。但凡事都有例外,当社会冲突裹 ...[详细]
  • 数字藏品何以“守正创新”?

    数字藏品何以“守正创新”? 数字藏品何以“守正创新”?6月30日,新京报财经会客厅——建立数字藏品的正向发展标准和路径,数字藏品行业如何“守正·创新”规范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北京政协委员、北京国 ...[详细]
  • 徽商银行原掌门人被“双开”,被查前一年履新安徽省担保集团,这家银行已有三任“一把手”相继落马…

    徽商银行原掌门人被“双开”,被查前一年履新安徽省担保集团,这家银行已有三任“一把手”相继落马… 来源:今日城商行文|韩梦霄历经八个月调查,万亿徽商银行原掌门吴学民被“双开”。11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学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值得关注的是, ...[详细]
  • 储户“存款”变“理财产品”?度小满回应

    储户“存款”变“理财产品”?度小满回应 券中社7月5日消息,针对今日部分储户称度小满产品页面上“存款变理财”的说法,度小满晚间回应记者,称未对相关产品页面进行任何修改。度小满澄清,出现“理财”字样的页面,并非存款业务的页面,而是二类户电子卡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