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家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抬升 专家称风险总体可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上市银行的逾家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指标,不良率变化也是上市近两年影响银行股走势的重要变量之一。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房地截至4月14日收盘,产贷称风披露年报的款不控上市银行中,超过10家去年末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2020年末出现小幅上升。良率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来看,抬升体六大行中,险总除的逾家银行不良率同比持平、同比下滑之外,上市其他4家均小幅上升。房地
多位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贷称风考虑到房地产企业的款不控集中信用违约主要从去年开始,而不良指标滞后于逾期指标,良率因此,抬升体2022年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或将持续上升。不过,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表内贷款总额的比例并不高,风险总体可控。
银行房地产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从六大行来看,截至2021年末,六大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额合计达1155亿元,同比新增414亿元,增幅达55.8%;从不良率来看,等4家银行不良率出现上升。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末,工商银行的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达338.2亿元,不良率为4.79%,同比上升2.47个百分点;为281.72亿元,不良率为3.39%,上升1.58个百分点;为346.94亿元,不良率为5.05%,上升0.37个百分点;为135.36亿元,不良率为1.85%,上升0.54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为0.22亿元,不良率0.02%,同比持平;交通银行为52.6亿元,不良率为1.25%,下降0.1个百分点。
从其他上市银行来看,多家银行的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抬升。如,、、、、、、2021年末的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41%、2.66%、6.65%、4.71%、3.47%、3.63%、1.08%,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1.11、1.97、5.29、0.83、2.22、0.28、0.16个百分点。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是我国房地产行业风险提升的映射。202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高杠杆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房地产行业前期积累的风险开始显现,银行房地产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从上市银行的分析来看,邮储银行在年报中观点颇有代表性,其表示:近年来受房企融资“三条红线”“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以及区域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的影响,房企融资大幅收缩,商品房销售景气度持续走弱。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上升,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违约事件,同时引发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需求下降、资金周转承压,对地方融资平台及区域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有传导作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对记者表示,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下,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抬升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去年部分银行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基础并不牢固,主要原因是,去年行业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理力度,若将处置的不良贷款“还原”回去,其实不良率还是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10余家银行的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出现上升,但房地产对公贷款占银行表内贷款总额的比例并不高。4月11日发布的研报称,A股已披露年报的24家上市银行中,2021年12月末房地产对公贷款占银行表内贷款总额的比例仅5.72%,且分别较2021年6月末及2020年12月末降低0.38百分点、0.44百分点。
不良率有可能继续上升
从今年银行的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走势来看,多位专家认为,不良率或将出现持续上升,不过该领域的风险总体可控。
田利辉表示,鉴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情况,预计2022年银行业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将继续上升,但是作为银行表内权重业务的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质量依然优异,银行风险总体可控。
董希淼也表示,今年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贷款依然有反弹压力。
此外,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监管政策大幅收紧、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去年房地产行业不少企业面临资金链压力,这导致银行相关贷款不良率上升。今年年初监管政策适度放松房地产领域政策,但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显现需要时间,因此2022年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可能继续上升。
一家大型资管公司债权投资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地产行业的政策面回暖,但传导至企业基本面的修复尚需时日,民企地产主体的风险出清尚未结束,且仍有主体可能出现超预期的风险,这会对相关金融机构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投资者需时刻关注地产领域的相关风险是否会传导至银行板块。
就未来如何降低不良率,董希淼提到,一是银行要加快房地产领域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尽量减轻包袱;二是银行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审慎发放房地产开发贷,降低新增不良贷款;三是银行要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满足个人住房消费需求,只有房地产市场良性健康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才有可能逐步改善。
(责任编辑:休闲)
-
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报盘点:净利润同比“8升1降”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本报记者 杨 洁截至8月30日,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已全部披露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中报显示,这9家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呈现“8升1降”;截至今年6月末,有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去年年末 ...[详细]
-
芯东西 6 月 28 日报道,近日,市场分析公司 TrendForce 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再遇短缺危机,其平均交付时间已延长至 18-30 个月。硅晶圆、电子特气、光刻胶、光刻机等关键半导体设备、材 ...[详细]
-
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第八届)6月28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支持,意在帮助中国企业以更为主动的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应对当下大变局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28日,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在七国集团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将加快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的进程。德拉吉表示,欧盟将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能源供应,降低价格,减少非常规市场条件导致的价格飙升,同 ...[详细]
-
财联社8月31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二8月30日),三位地区联储主席在各自的表态中再次强调,遏制近四十年来最高的通胀是美联储当下的首要任务。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可能 ...[详细]
-
基本面: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增加对俄税。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七国集团周二将发布协调措施,向俄罗斯施压,为俄罗斯石油设定全球价格上限。市场消息:七国集团将告诉部长们探讨对俄罗斯天然气实施价格上限。市场消息:七 ...[详细]
-
曾业绩暴增86倍,现在牧原股份等同行纷纷暴跌,扬翔股份能否有意外惊喜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曾业绩暴增86倍,现在等同行纷纷暴跌,扬翔股份能否有意外惊喜?来源: IPO日报6月30日,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扬翔股份”)将深市主板IP ...[详细]
-
本轮投票截止时间:6月29日18:00PS:本次投票为多选,每个视频只能投票1次,每人最多可以投3票。短视频活动作品收集中,欢迎踊跃提交精彩视频哦!♢ 关于投稿 1. 投稿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微信公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冰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银行机构纷纷加码科技力量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从金融科技角度进行内部架构调整。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多家银行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称,正强化AI在银行 ...[详细]
-
成长风格布局正当时?专访招商基金李湛:短期需关注估值与业绩匹配风险
来源:证基风云 受访人士认为,下半年整体市场中枢将向上。中长期看好高景气有望延续的成长风格,但短期需要关注成长风格估值与业绩匹配的风险。6月28日,沪指站上3400点,资金仍然涌向电力设备、电子、军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