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保险进入“硬市场”周期 中再产险、慕尼黑再保险等机构高管热议行业趋势
原标题:全球再保险进入“硬市场”周期,硬市场中再产险、全球期中趋势慕尼黑再保险等机构高管热议行业趋势
记者| 苗艺伟
近日,再保再产再保在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上,险进险慕险等行业国内外多家再保险公司负责人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入周热议随着多国通货膨胀高企,尼黑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叠加,机构全球再保险市场已经进入“硬市场”周期,高管保险市场面临着供给趋紧、硬市场费率增加,全球期中趋势国际资本或寻求对全球再保险市场的再保再产再保重新布局。
在论坛上,险进险慕险等行业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表示,入周热议首先,尼黑近年来,机构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累计到行业赔付损失超过一千亿美元,成为罕见的巨灾年份。
第二,全球的通货膨胀对于行业冲击也非常大,一方面,通货膨胀不仅使赔付压力增加,今年三季度末,行业内不少公司在责任准备金方面都有额外的计提,而且通货膨胀对保险费率上涨也有较大影响。此外,随之而来的加息周期对于保险的资产端、投资端也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王忠曜表示,虽然面临着巨灾风险和通胀影响,全球保险的供给侧却并未随之增加,再保险行业的资本反而同比减少了将近400亿美元,导致供给面临结构性不足的风险,因此,全球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费率也将持续走“硬”。
在中国国内市场,王忠曜表示,需求端的直保市场非车险业务的发展较快,分保需求持续增长,但在供给端,由于国际保险市场可能有更高的资本回报,不少国际再保公司从承保能力角度,可能寻求对国际市场的“再布局”,而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整。
王忠曜预计,因此,国内市场也面临着整体价格中枢上移的趋势,且在供给和需求端存在不小的错配,不少领域的业务排分缺口一定会有延续。整体来看,预计2023年,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合约续转的“硬市场”一定会持续,整体承保能力的供给会趋紧。
“硬市场”(hard market) ,在保险行业,意味着监管更加严格、费率较高、保险条款较严、费用竞争减弱,承保利润率也会随之升高;而“软市场”(soft market)的现象则是监管放松、费率下降(赔付率高)、保险条款自由、费用竞争加剧,承保利润率下降。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等保险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产险的承保周期普遍存在,“硬市场”与“软市场”交替出现。
作为资深国际再保险专家,慕尼黑再保险(中国)总裁常青也表示,当下,全球再保险成为一个“硬市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宏观环境下,对于保险/再保险行业来说,资产负债表的两端都面临着结构性挑战。
具体来看,在负债端,保障需求在提升,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的风险仍在积累,同时,通货膨胀也增加了负债端压力;然而,在资产端,再保险行业在整体资本规模却面临大规模缩减的现实,五家大型国际再保险公司整体资本规模已经从900亿美元下降到670美元。
常青表示,由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其他市场出现资本回报的“分歧”,慕再面临着承保能力在全球“再布局”,
常青表示,在硬市场状态下,慕再(中国)的竞争对手,往往是更多的是慕再集团内部的其他市场的这些CEO们。他表示,在全球其他市场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再保险费率上涨超10%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有些市场甚至涨幅达到30-50%,这样的高收入增长和高回报,对国际保险资本吸引力较大,可以预见,承保能力将大幅流向这些市场。
他表示,在中国市场,虽然通胀情况不会到欧美高通胀的状态,但是在后疫情发展的情况下,温和通胀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对于保险的长期负债端依然需要尽早考量,再保险也仍然与直保公司共同协商,来达到合理的价格水平。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副总裁韩雪在论坛上表示,在全球宏观环境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国内虽然短期经济需求收缩、整体预期转弱,但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稳固,中国再保险市场依然展现了韧性,增长和利润率都达到了近几年的新高,正在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整个财险行业业务结构正逐步优化,在非车险的增长中,在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紧密相关的险种,包括责任险、农险等方面的发展还是非常高速,也给整个市场发展带来了。
韩雪表示,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也观察到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带来的新格局,不少保险公司保险业一直服务的行业主体也经历了变革,因此,在新格局下挖掘保险领域下一个新的增长极,也是行业面临共同的挑战以及机遇。
他建议,第一,通过建立跨行业生态圈,促使保险业不断迭代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内容的质量,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新的预期。这些生态圈包括车生态,房生态、农生态等等一系列的生态中,通过优秀的场景方节点一直展开战略合作,来打造行业生态圈。
第二,数据保险化,通过和行业主体的合作,产业上下游的数据获取、整合、分析包括识别,更好判断底层风险的驱动因素,通过数据的价值链提高风险的洞察以及风控体系的建设,来提供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包括风险的管理服务,推动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以面对更精细化的市场需求。
第三,做好赋能服务,再保险行业更好地构建应对保险业态的变化,服务、赋能并且引入产品实现数字化、平台化以及体系化,解决价值链各个环节上运营的痛点。
(责任编辑:综合)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财联社11月22日电,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 ...[详细]
-
煤炭保供增产煤机市场再迎发展良机 智能化趋势下集中度有望提升|行业动态
财联社6月15日讯记者 张良德)“现在煤炭)生产面上的所有设备,包括采煤机、支架、刮板机,需求全都有增长。几乎所有大型煤矿都有建设智能化矿井的需求。”有煤机行业销售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随着全球煤炭市场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6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 ...[详细]
-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子硕融资信托额度持续收窄,标品信托业务成为信托公司发力重点。然而今年2月以来,标品信托市场持续遇冷,非标信托成立规模再度走高。3月21日至3月27日,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继 ...[详细]
-
打破尘封5年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 隆基绿能争取两三年内实现量产
本报记者 殷高峰11月19日,全球光伏龙头对外界宣布:近日,据德国哈梅林研究所ISFH)最新认证报告,中国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打破了尘封5年的硅 ...[详细]
-
行业寒冬下美的加速调整:频推股票回购计划,收缩非核心业务、暂缓非经营性投资
来源: 蓝鲸财经 蓝鲸TMT频道6月15日讯,日前举办了投资者关系活动,并接受包含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13家机构的提问调研。 同时,美的还回答了公司的分红与回购 ...[详细]
-
“请尽快完善视频监控,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据微信公号“平顶山微报”6月14日消息,在市区楝香街中段的一家烧烤餐厅,卫东公安分局副局长马东辉带领民警检查视频监控设备,并对安全经营提出整改意见。消息称, ...[详细]
-
本报记者 赵学毅 见习记者 李雯珊6月15日,首届“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开幕,以“因聚而生为你所能”为主题,举办80余场活动,还将发布众多新产品和新的伙伴政策。据悉,大会为期两天,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 ...[详细]
-
□记者 张莫 实习生 刘可 北京报道打开电脑,通过对话式AI平台查看测试结果,标注机器人的应答准确率,分析机器人错误原因,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优化……伴随着手指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北京科金技术有限 ...[详细]
-
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环比增加超20%,为何说市场仍面临下行压力?
在宽松性政策频出的5月份,房地产市场销售和投资均出现了止跌迹象,但距离预期修复仍有距离。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2022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显示,期间商品房销售面积50738万平方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