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数字农险 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本”
在广东银保监局指导下,广东样本广东银行业保险业以广东独创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新路子”“新优势”,打造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广东样本”。
据广东银保监局的农险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打造涉农贷款余额1.88万亿元,金融较2018年年末增长57%,服务连续十年保持正增长;农业保险十年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7000亿元。乡村
值得关注的振兴是,“保险+指数”已成功打造数字农险“广东样本”,广东样本而“保险+气象”“保险+期货”模式的创新落地,亦有效帮助农业保险实现从“保自然灾害风险”向“保市场价格风险”升级、数字从“保生产环节”向“保收入”升级。农险
不过,打造农险的金融数字化发展任重道远。有业内人士建议,以省为单位搭建风险地图或者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帮助保险机构改善保险产品设计,实现灾害预警以及提升查勘定损效率。
近两年广东农险风险保障金额年均增速80%
作为农业大省,无论是在农作物产量、种类,还是农业主体规模等方面,广东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农业生产运行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2166.01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远超第二、第三产业,高出全国0.9个百分点。
近几年来农业保险的持续创新,为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其中,广东积极推动构建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模式,以防灾减损为风险管理核心,遵循“防赔并举”“以防为先”的保险理念,制定《广东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工作指引》,引导广东保险机构全省各地市确定防灾减损试点品种和试点区域,持续加大投入防灾减损费用,引入更多的防灾减损资源,形成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和保险机构参与协同的防灾减损“广东模式”。
此外,全国首创的广东巨灾保险不断扩面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国首创的巨灾指数保险已覆盖广东19个地市,赔付12.4亿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效的保险助力。
据披露,广东农险正逐步形成“1+1+8”制度体系、“12+8+3+N”的险种体系模式。近年来,为进一步提质、扩面、增品,广东农险将水产养殖保险和森林保险从区域试点推广至全省实施;提高岭南水果优势品种的保险覆盖率;新增蔬菜、茶叶、花卉苗木、蛋鸡、肉鸭等省级险种,并进一步引入保产量、价格、收入等指数类创新险种,有效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广东省全省已落地超200个农险品种,近两年农险风险保障金额年均增速达到80%。
推动“指数类”保险产品先试先行
当前,指数类产品在农险中的广泛应用,包括“保险+气象”“保险+期货”的落地推广,亦成功打造出广东农险创新的“示范样本”。
所谓“保险+气象”,即在赔付机制中引入气象指数阈值,当气象灾害达到保单约定的风力级别、降雨量水平等阈值时即可触发赔付,有效提高农险的赔付效率和效果,助力农户防灾减灾和复工复产。
记者从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国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等广东财产险机构了解到,气象指数保险已广泛应用到花卉苗木、水产养殖、水果蔬菜种植等农业生产保障中。部分地方气象指数保险还被纳入地方财政补贴范畴。
“保险+期货”,即保险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风险转移和对冲,主要是适用于有期货交易的大宗农产品保险创新。
目前,广东各地运作比较成熟的主要是大商所生猪、生猪饲料的“保险+期货”模式。此外,鸡蛋、花生、橡胶等“保险+期货”模式也在逐步落地和发展。
某家当地企业为160头生猪投保“保险+期货”保险,标的期初价格14110元/吨,期权到期日结算价13081.3元/吨,交易数量16吨,总共获得了16459.2元赔付。
“保险+期货”有效帮助农业保险实现从“保自然灾害风险”向“保市场价格风险”升级、从“保生产环节”向“保收入”升级。
创新数字农险任重道远
气象指数、价格指数等数字技术在农险中的创新应用,亟待行业共商共建共同解决。
阳光农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栾海涛认为,目前,保险机构在开发气象指数产品时,存在获取气象数据困难,气象数据、历史损失数据缺失导致气象指数保险建模困难、气象赔付指标设计不合理,而且缺少差异化设计等问题。此外,广东气象站点数量不足、农险保险招标周期较短这些客观因素也在制约着气象指数保险在农业方面的发展。
广东保险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茂名分院院长赵汴亦表示,在监管政策方面,可以引导省内气象指数保险有序健康发展,对特定区域或险种能够有一定的产品设计指引或规范,能够共享或指导各保险机构有效积累气象指数赔付数据及经验;在地市推动气象指数保险时,各地政府能够积极推动,做好配套资金规划保障补贴保费及时拨付。最后,农业保险招投标周期延长至五年。
此外,栾海涛认为,气象指数保险为个别类型产品,难以全险种应用。为了满足农户的不同需求,建议气象指数类保险和现场定损方式保险并行,供农户自愿选择。
(作者:李晶晶)
(责任编辑:知识)
-
【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国银行与万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根据协议,中国银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 ...[详细]
-
上海进入抗疫“最关键,最吃劲”阶段,各方力量驰援上海,同上海人民并肩作战、攻坚克难。中建二局成立援建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临时党委,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带领5000名建设者,投入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详细]
-
新华社柏林4月7日电记者张毅荣)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劳特巴赫6日表示,此前宣布从下月开始允许新冠感染者自愿进行隔离的措施是“错误的”,德国将继续沿用新冠感染者强制隔离政策。劳特巴赫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 ...[详细]
-
吉比特去年净利同比增40.34%,将拿出近八成派发现金“红包”
吉比特4月7日晚间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9亿元,同比增长68.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40.34%;基本每股收益20.43元。对于 ...[详细]
-
11月22日,2022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党委委员刘加旺等出席并发表演讲 ...[详细]
-
近期疫情防控升级让国内部分地区供应链受阻,也影响了外贸出口的效率,我国外贸持续增长的态势还可以继续保持吗?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今年我国外贸行业的 ...[详细]
-
调查显示,欧元区的衰退风险正在上升,欧元区通胀预计将在2022年剩余时间内持续升温,欧洲央行可能在年底前上调存款利率。尽管3月份的通胀率再创新高,达到7.5%,但由于俄乌战争持续推高食品和能源价格,导 ...[详细]
-
当地时间7日,德国联邦议院就60岁以上人群强制接种疫苗法案的立法申请进行了投票。结果显示,共有296名议员投票赞成,378名议员投票反对,9人弃权,该法案未能在联邦议院获得通过。此前,德国联邦议院就强 ...[详细]
-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着力点、坚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坚持守牢风险底线、坚持人民 ...[详细]
-
周四4月7日),国际维持窄幅区间震荡走势,尽管美联储重申其打击通胀的积极立场,但乌克兰冲突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黄金跌幅。北京时间16:18,现货黄金上浮0.06%至1926.21美元/盎司;COMEX期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