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最新签署的新政令,对中国影响将有多大?
当地时间12日,拜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最新政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签署计划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生物技术研发,新对中促进制药业以及农业、国影能源等行业的有多“美国制造”,承诺“用国内强大的拜登供应链替代来自国外的脆弱供应链”,以减少在相关领域对国外的最新政令依赖。
“国外”包括哪里?签署白宫方面并没有说明,但五角大楼却点破了其中“针对中国”的新对中意味。
14日,国影白宫举办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峰会,有多与会人员包括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等人。拜登希克斯在谈及投资生物技术对国防部的最新政令意义时表示:“我们知道,像中国这样的签署战略竞争对手也在优先考虑这些技术。他们想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他们想挑战我们的竞争力。”
白宫最新声明显示,美国政府将提供逾20亿美元以落实新政令。其中,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将投资4000万美元,用于加强活性药物成分(API)、抗生素和应对疫情所需的关键原材料等方面的生物制造;国防部将在5年内投资10亿美元,用于生物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财富》杂志称,新行政命令给美中经济竞争增添了“新战线”。
随着中美在新兴尖端技术领域的交锋日趋激烈,美国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也愈加严厉。此次拜登政府的新政令对中国生物制造有何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长王宏广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采访时表示,新政令本身不会对中国相关行业产生太大冲击,虽然美国目前致力于恢复制造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宏广指出,美国的相关产业链下游此前大多转移到了中国,75%的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都在中国生产。虽然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如美国,但基础设施和工艺水平并不比美国差。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新政令是一个‘风向标’,”王宏广提醒,它预示着美国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已经从芯片、能源扩大到生物领域。如果此次新政令没有达到美方的预期效果,那有可能像在芯片领域一样,继续寻求对中国的精准打击。
《财富》杂志指出,虽然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但已经陷入低迷。
在经历了十年的爆炸性增长后,美国科技行业总体上进入了下滑期,2022年的科技融资基本上陷入了停滞。人们越来越担心经济衰退将在明年某个时刻发生。
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过去20年里,随着全球分工的细化,很多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和抗生素等药品制造商转移到了中国。有美国医学专家担心“美国依赖中国药品是个大问题”。
然而,美国的生物技术投资圈仍将今年的重点放在更擅长药品推广的成熟企业,而非专注于新药研发的初创企业。
这也正是拜登政府选择在生物制造领域对中国下手的原因之一。王宏广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让美国发现自身已经如此深入地依赖中国,不仅抗生素、检测药剂、口罩、呼吸机等医疗资源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就连生活、生产资料也离不开中国。
此外,从战略角度来看,机械化曾经让英国称霸世界,信息化又让美国问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非常担心如果将来生物化使中国实现超越,自身的国际地位就将不保。
2020年,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研究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时,就认为中国会引领下一次科技革命。所以,其实美国对中国生物技术的遏制战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美国正倒逼中国提高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为什么美国扶持生物技术研发要打着对抗中国的幌子,中国的生物制造领域发展现状如何?真的威胁到美国了吗?中美在该领域的差距有多大?
王宏广指出,中国在生物领域与美国的差距比信息领域还要大,短期内难以迎头赶上,目前没有一个生物技术企业可以让美国切实感受到竞争压力,而且该领域的高端仪器,生命科学领域的医疗器械、实验动物也多是从美国进口。
仪器的背后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背后是顶尖的科学家。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缺少生物领域的顶尖人才。“接下来,中国不光要培育和挖掘本土人才,也应努力吸纳全世界的顶尖人才,就像二战后美国去抢欧洲的人才一样。”王宏广表示。
虽然目前中国的生物技术研发短期内无法与美国比肩,但美国的中低端产品规模化制造能力也无法在短期内追上中国。
王宏广认为,生物领域本可以是一个美方有技术、中国有市场的合作领域,而美国现在非得要打破这个平衡,反而倒逼中国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有分析指出,生物制造产能建设周期较长,美方的新政令或许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会对我国现有生物制造体系产生实质性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生物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在去年获得了166亿美元的投资,与2020年的112亿美元相比有了大幅提高。
尽管美国占据了生物技术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但据专注于分析中国市场的Daxue Consulting咨询公司预测,中国的制药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麦肯锡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制药行业已从制造低成本和仿制药转向更加注重新药的创新和研发。这种转型为中国国内生物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投资。
中国的科技产业整体也被外资相当看好。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
王宏广表示,接下来,中国要利用好巨大的市场优势,毕竟能够让科技成果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中转化和生效,对于顶级科学家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有的策略最终落脚点还是“抢人”,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技术,拥有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仪器,就会做出独一无二的成果。
对于拜登政府这项新政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客观事实,也是历史潮流。我们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不要人为地阻碍全球的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
(原标题:拜登签署的新政令,对中国影响将有多大?)
来源: 长安街知事
(责任编辑:百科)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当地时间21日上午,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总统大选初步结果——现任总统托卡耶夫以81.31%的得票率获胜。中俄领导人当天分别向托卡耶夫表示了祝贺。当地时间2022年1 ...[详细]
-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在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当公众还沉浸在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欣喜中,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5月9日讯编辑 陆鹿),业绩对赌失败股价却连续涨停,、一时成市场焦点,股价“反常”表现背后是1元回购这种新的业绩对赌补偿方式提振了股价。返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日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22年上半年工业企业扩大排产生产奖励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鼓励深圳工业企业在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的前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近日警告美国决策者,在与中国的竞争过程中,要专注于建设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不是攻击对手。他还警告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保持谨慎,以免引发“ ...[详细]
-
范勇鹏:随着俄乌冲突的展开,在物理空间的战火之外,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也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这场信息战我觉得是史无前例的,也许永久改变了未来战争的形态。信息战的第一个结果就是真相的消失。在开战前就各 ...[详细]
-
字节跳动成立抖音集团:赴港上市临近?创始人张一鸣悄悄登上全球万亿富豪榜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时代周报近期科技圈最火爆的新闻,莫过于字节跳动更名抖音集团一事了。据香港公司注册处网站信息显示,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 ...[详细]
-
5月6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官微公布了最新一批期限届满未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登记名单,涉及北京青泽投资、福建赛伯乐绿科投资、江西省商旅私募股权投资等29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青泽投资的掌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2200亿美元的史上“最贵”世界杯已经正式打响。东道主卡塔尔对阵厄瓜多尔的揭幕战刚刚开始3分钟,第一个争议判罚就出现了。一只脚形成的越位,科技最终证明了判罚的精确。 ...[详细]
-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5月7日晚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5月5日起从亚速钢铁厂疏散平民的人道主义行动7日已经结束。整个行动期间,有51人18名男子、22名妇女和11名儿童)获救,其中2022年5月7日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