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凯普IPO:九鼎系旧部疑似联合中旗董事长做局上市
夏虫丨作者
达利凯普冲刺上市即将迎来关键时刻,达利O鼎其将于11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会。凯普
此次IPO达利凯普拟募资4.76亿元,系旧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部疑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似联事长上市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建设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化一期项目、合中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旗董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做局
值得一提的达利O鼎是,由于达利凯普的凯普控股股东设置多层持股架构,股权清晰性屡遭问询。系旧随着监管灵魂拷问层层递进,部疑一张中旗董事长疑似联合九鼎系旧部做局上市的似联事长上市“资本网”在逐步浮出水面。
关系交集:
九鼎系旧部与中旗董事长参与运作
赵丰作为财务投资人,合中是旗董达利凯普实际控制人。其主要从事投资行业,其通过丰年永泰、丰年致鑫、丰年同庆等而间接控制达利凯普。
由于达利凯普的控股股东设置多层持股架构,股权清晰性屡遭问询。公司实际控制人赵丰, 通过丰年致鑫合计控制公司 47.26%股份的表决权。赵丰通过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提名、任免董事、高管等方式参与发行人的日常经营,对达利凯普形成控制。
来源:招股书
达利凯普的实控人赵丰为财务投资人,曾在九鼎任职。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吴耀军与赵丰的关系尤其值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吴耀军在赵丰于2015年创立投资机构品牌丰年资本初期即出资成为丰年资本股东以及丰年资本所管理基金的出资人。目前,丰年致鑫持有达利凯普 47.26%股份,其股东吴耀军持有丰年致鑫 7.24%股权;同时,吴耀军还持有丰年致鑫股东丰年永泰 0.93%股权。
吴耀军为上市公司中旗股份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其与赵丰于2010年就已经认识。
颇为巧合的是,九鼎系投资中旗股份,也发生在2010年。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6月18日,中旗有限(中旗股份前身)召开会议,决定将注册资本由4000万元增至4600万元。苏州周原九鼎和昆吾九鼎参加了这次增资,分别出资3300万元、300万元,此后九鼎水星再次出资2400万元。九鼎系共投入6000万元,获得中旗股份15%的股份。
资本运作“三部曲”:
达利凯普会是另一个中旗股份的翻版吗?
对于达利凯普此次上市与中期股份当年运作上市似乎颇有相似之处。
中旗股份上市,属于九鼎系当年资本运作较为成功案例,从上市前入局到成功推上市,最后到解禁退出,账面浮盈一度超过9倍。据悉,九鼎当年投资6000万元入局最后飙涨至5.5亿元。
对于九鼎入局中期股份,大致可以总结为“寻找上市标的-力推上市-减持资本退出”三部曲的资本运作模式。
第一步,寻找上市标的。
据江苏中旗(后上市委中旗股份)公开转让说明书,在九鼎介入前,公司主要有吴耀军、周学进、张骥、丁阳和杨民民5位股东。其中吴耀军和张骥为夫妻关系绝对控股,属于典型的大股东带小股东模式。
注:前江苏中旗的股权结构,来源招股书
对于标的的选择,九鼎创始人有自己筛选标准,其更倾向于选择众星捧月型或经营团队型。即众星捧月指一个大股东带着一些小股东形成一个团队;而经营团队型则指几个能力强的大股东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创业。而此时的江苏中旗无论是股权结构,还是经营管理团队,似乎均匹配九鼎投资标准。
在九鼎介入之后,江苏中旗股权结构变为:吴耀军夫妇占股48.138%、周学进占股26.262%、九鼎集团占股20%。
第二步,力推上市。
2016年8月19日,新三板企业江苏中旗顺利过会,成为2016年以来第一家成功转板的新三板企业。2016年12月,登陆A股后其证券简称改成了中旗股份。
第三步,减持套现退出。
上市解禁期一到,九鼎等相关资本就选择退出。2017年12月20日,第一批股东的限售期到了,中旗股份“准时”披露了部分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计划,其中减持股东名单中也包含九鼎系。
而对于运作达利凯普上市,赵丰似乎也在复制九鼎系之前的打法。这是否和其从业经历有关呢?
公开资料显示,赵丰1984年3月出生,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任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2015年1月至今,任丰年永泰执行董事、总经理。
吴耀军在赵丰于2015年创立投资机构品牌丰年资本初期即出资成为丰年资本股东以及丰年资本所管理基金的出资人。在该基金成立不久,赵丰团队就开始选择上市标的。
2016年,丹东市国资委控制的东宝电器(即发行人原控股股东)为收回投资及相应收益,计划出售其所持发行人全部股权,刘溪笔当时担任丰年永泰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并负责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研究工作,经其不断对电子元器件及其材料领域相关企业进行筛选,发现发行人系一家具有技术特色及发展潜力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并向赵丰进行了推荐和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达利凯普上市股改前,似乎也属于众星捧月型,即一个大股东带着一些小股东形成一个团队。
来源:招股书
在赵丰入局后,似乎早已为上市做准备。不到4年,达利凯普就于2020年开始筹划上市,在当年进行股改并同时进行上市辅导。
然而,这种财务资本介入型公司,最大的问题是股权清晰,背后究竟有没有潜藏股份代持或利益输送问题,资金来源有没有合法合规,这或都存在较大的疑惑。
第一大疑问:
财务投资人介入背后是否存在代持?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从规则看,监管着重强调股权清晰、稳定。我们在《IPO审核要点|股东监管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八大审核动因全面透视 》万字长文中已经详细剖析,这里将不再赘述。
那达利凯普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股权清晰性疑点呢?
首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持有的股份的资金来源大股东资金拆借。
招股书显示,达利凯普董事长、总经理刘溪笔直接持有发行人4.22%的股份,同时持有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共创凯普12.45%的出资比例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发行人5.31%的股份。该股东三次直接增资发行人均为股权激励,且均为自筹资金,分别来源于达利凯普实际控制人赵丰、发行人控股股东丰年永泰、该股东父亲,至今前述款项均尚未偿还。
值得疑问的是,公司总经理资金为何来自大股东?需要指出的,实控人股份减持受36个月限制,公司大股东是否存在为规避相关规则而选择代持呢?这也引起监管高度关注。
其次,股权有没有被动稀释风险?
丰年永泰持有丰年致鑫50.53%的股份,东方前海(杭州)、东方前海分别持有丰年致鑫 38.51%、3.71%的股权,吴耀军持有丰年致鑫 7.24%的股权。丰年致鑫于 2017 年 5 月、 2017 年 9 月收购达利凯普控股权资金中,4980万元系股东丰年永泰出资、3320 万元系东方前海(杭州)出资、2.37亿元系东方前海向丰年致鑫提供的借款,且东方前海在借款时点持有丰年致鑫的 40%股权。
控股股东丰年致鑫取得发行人控股权的资金来源中2.37亿元为向东方前海的借款,借款利率为年息8.5%(单利)。2020年5月27日,丰年致鑫偿还上述借款本金及相关利息。相关借款仅由丰年永泰提供保证担保。2020年5月,丰年致鑫将其所持达利凯普有限17.74%股权(对应注册资本217.3383万元)以3.15亿元转让给磐信投资,并以本次股权转让所得价款偿还上述借款。
至此存在两大疑问,第一,资金来源合规合法问题,东方前海属于国企,巨额资金被占用,尽管有支付相关利息,但是东方前海向丰年致鑫提供大额借款的商业合理性,是否符合其内部风控和决策程序要求,是否履行相应审议程序,相关资金的最终来源情况及其合规性,有没有利益输送?第二,实控人仅有47%左右的表决权,是否存在可能承诺不及预期而导致股权被动稀释等风险?
以上疑问均事关公司实控人控制权稳定及股权清晰疑问。对此,公司及保荐机构等在回复监管质问时,均给予否认。
除以上疑问外,公司的收入真实性及创新性也是另一大疑问。
第二大疑问:
收入真实性与研发创新持续性几何
达利凯普的主要产品射频微波MLCC是MLCC的细分产品,其主要面向通讯基站、核磁共振医疗设备、军工等高端领域,受到消费电子、汽车等下游领域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因此市场发展相对稳定,价格波动的情况也较少出现。尤其是近几年,随着5G基站建设需求猛增,直接拉动射频微波MLCC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在这种市场需求下,行业盈利能力或应趋势性向上。事实上,行业特征也确实如此。根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 59.91%、 64.13%、 75.86%。然而,达利凯普却走出相反趋势。报告期各期,达利凯普毛利率为 63.77%、 60.20%、 55.88%,持续下滑。
此外,在国内 MLCC 进出口逆差较大的背景下,公司的外销占比持续走高。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在 45%-65%之间。2022 年 1-6 月发行人外销占比大幅提升至63%。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较大背后是对境外单一客户较为依赖。这也直接引起监管对其业绩真实性拷问。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客户均为 PPI,该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4338.00万元、5566.61万元、7929.88万元和 9391.62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 26.85%、25.79%、22.37%和 32.91%。
来源:招股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属于工科类业务,但是高管中大部分从业经历投资、财务审计等特征过于明显。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仅一人具备MLCC技术专业背景,其余均为财务、投资或者企业管理背景。据招股书显示,主要核心人员(如:赵丰、刘溪笔、陈斯)的主要工作背景都与审计、投资、咨询、人力等专业服务领域。
公司研发投入也较低。2019年至2021年,达利凯普的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958.31万元、987.09万元、1,543.88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93%、4.57%、4.36%。
在这种大背景下,达利凯普依靠自主研发取得的发明专利仅2项,其中一项为2009年申请,另一项为2019年申请。对比国内同行来看,2021年末,专利数量达116项;专利数量达264项(其中发明专利53件);获得授权专利583件(其中发明专利293件);专利数量达231项(其中发明专利37件),相对而言,达利凯普的专利数量显然较少。
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板定位强调创新属性,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或也存在较大疑问。
综上,一方面,达利凯普的控股股东设置多层持股架构,股权清晰性屡遭问询;另一方面,异于同行的财务数据表现,其业绩真实性也备受拷问;此外,核心团队研发人员占比极小的情况下,研发创新可持续性或也存疑。在这三大问题前,作为保荐机构的华泰联合有没有为上市“包装”而推波助澜?
(责任编辑:探索)
-
全文2362字,阅读约需5分钟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2022年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 ...[详细]
-
美国CPI前瞻:通胀似乎在4月见顶 “潘多拉盒子”能被关上吗?
财联社5月11日讯编辑 马兰)北京时间今晚20点30分,美国劳工部将公布4月CPI数据。相较3月数据,市场普遍预期4月的CPI数据将显示通胀已至阶段性顶峰。这或许能让市场稍舒一口气。要知道,对于胀形势 ...[详细]
-
德国旅游巨头途易集团周三表示,随着各国取消与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预订量强劲,该公司预计去年10月开始的本财年将恢复盈利,基础核心盈利将显著为正。该公司表示,截至3月底的第二财季息税前亏损3.3亿欧元, ...[详细]
-
2021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通过电视选秀节目正式招聘孟羽童为秘书,并称其符合接班人的标准。在入职格力电器后孟羽童积极参加公司的网络直播带货,由此坊间猜测董明珠高调招聘秘书只是为了赚取流量来扩 ...[详细]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2日:A股走势略分化,创业板跌幅超1%
市场复盘11月22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88.94点,微涨0.13%;深证成指报11002.93点,下跌1.18%;创业板指报2343.55点,下跌1.83%;科创50指数 ...[详细]
-
快讯:沪指站回3100点创指收复2400点 汽车产业链个股掀涨停潮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东亚卷王”逐鹿全球锂电:韩国仍占半壁江山,宁德时代紧追松下
韩国三大锂电池厂仍占据50%以上的海外锂电池市场,但随着、等中资锂电池厂的杀入,全球锂电格局或将生变。5月10日,韩国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除中国以外的海 ...[详细]
-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静 任重】应韩国政府邀请,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王岐山5月10日在首尔出席新任总统尹锡悦就职仪式并同其举行会见。王岐山说,在当前世界变局和世纪疫情背景下,加强中韩合 ...[详细]
-
阿里巴巴受累投资单季净亏225亿 2022年底前完成港股主要上市计划搁浅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投资损益下降,阿里巴巴迎来历史亏损最多的一个季度。11月17日晚,阿里巴巴09988.HK,BABA.NYSE)公告称,公司三季度 ...[详细]
-
印度电力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二:当地气温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及经济活动复苏导致电力需求增加。与此同时,当地电力生产则受到燃料短缺和国际价格水平高企的制约。印度公用事业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因此更偏向通过人为抑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