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落的地产富豪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四年一度的滑落豪世界杯如期而至。号称“史上最贵”的产富卡塔尔世界杯,总投资为2290亿美元、滑落豪总奖金达4.4亿美元,产富创下了新的滑落豪记录。这场狂欢背后,产富王健林的滑落豪万达,成为了FIFA官方指定的产富最大中国赞助商。
8年前,滑落豪万达就与世界杯结缘,产富如今王健林再次出手,滑落豪依旧阔绰。产富现时的滑落豪他,已从当年股债双杀的产富阴影中走了出来,重登胡润榜内地地产富豪之首,滑落豪令人颇为感慨。
而同样是狂热足球迷的许家印,却没有了昔日的风光,尽显落寞,连寄托了他金元足球梦的恒大世界 级足球场,都惨遭退地,无奈易主。眼下,高筑的累累债务,让他疲于应对,无暇他顾。
今年的胡润百富榜上,许家印的财富比去年减少了60%至300亿元。与此同时,他18年来也第一次没有登上胡润慈善榜,当年荣归故里、扶贫助困的大手笔,已不见踪影。
2022胡润百富榜上,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以4550亿元财富值,继续蝉联首富。以往,地产老板是这个位置的常客,杨惠妍、黄光裕、许家印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风头无两。
但房地产行业,今年一连打破了“财富下降数额最多者所在行业”“所在行业落榜者最多”“上榜人数占比下降最多”三项记录。不少地产老板在流动性逆境中,销售规模收缩、利润下降、抛售资产、公司估值大跌,造富能力明显下降。
富豪洗牌、故事重写,在一行行跌宕起伏的数据曲线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和出清。
滑落的富豪
在恒大陷入危机的这一年多时间里,许家印不仅主动出售了部分项目,还频遭退地,导致旗下的资产版图迅速缩小。就在几天前,恒大深圳湾超级总部项目地块,也宣布易主,梦碎深圳湾。
目前,深陷债务泥淖的恒大仍难自救,恒大系三家上市公司至今依旧停牌,债务重组也没有进展的消息。尽管被许家印当成救命稻草的恒大汽车,已交付了首款量产车,但它是否能把恒大拽出泥潭,还不得而知。
从风光无限到落寞退场,许家印在胡润富豪榜上的排名,从去年的70位下降到了今年的172位,财富值从730亿元缩水到了300亿元。而两年前,他以2350亿元身价,成为地产首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作为曾经的首富,黄光裕也不轻松,在出狱1年,套现10亿元后,国美被曝停发员工工资,可见其本身的债务压力也不小。而曾登上女首富的吴亚军,虽然以735亿元财富位列第50位,财富缩水了23%,但她却称得上是“全身而退”。
10月底,这位地产铁娘子将董事长之位,传给了40岁的仕官生陈序平,正式隐退。而龙湖已成为少数能在调控的基调下,保持稳健的民企之一,未来其公司战略,仍将有条不紊的进行。
除了曾经的首富们之外,跌出百强的地产老板也并不少。比如世茂集团的许荣茂家族,其身家较去年减少了700亿元,以380亿元排名富豪榜第128名,较去年下降89名。
2020年上半年,世茂曾超额完成3000亿元销售目标,市值高达1300亿港元。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世茂便开始卖掉资产缓解流动性。上海“深坑酒店”、上海世茂广场、杭州智慧之门、长沙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城市地标,都成为了其回血的重要资本。
郭广昌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复星系已多次减持旗下参控股企业股权,涉及医药、地产、保险等核心上市企业,套现金额达350亿元。
对多家公司更是“清仓式”减持,其中不乏持股超10年的公司。例如,复星系在10月中旬以160亿元清仓持股长达19年的,这也是复星年内资产变现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笔。频频的减持动作,使郭老板财富缩水了205亿元。
此外,朱孟依、孙宏斌、纪海鹏的财富值分别为500亿、195亿、130亿,排名也分别下跌了14位、132位、328位。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地产创一代,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落差。
在富豪榜上,虽然从总财富来看,房地产行业仍为最高,占比达10.8%,但曾经活跃在胡润百富榜上的地产富豪们,却共同经历了一场大落败。
榜单显示,在20年前,房地产行业的上榜人数在胡润百富榜占比为50%;十年前,这一比例为20%;五年前为15%;2022年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跌,上榜人数占比仅为10%。
曾经霸榜多年的房地产商,也正悄无声息地从榜单上消失。在所有293位落榜人员中,涉足房地产行业的最多,达41人,占比14%。
逆势而上
尽管地产行业是今年富豪财富缩水最大的行业之一,但仍有一些地产人实现了财富进阶。
在轻资产道路上疾驰的王健林,凭借千亿身家,反超杨惠妍与吴亚军,再次登上了内地房地产富豪之首的宝座。虽然相比去年,王健林家族的财富缩水了50亿元,但排名在今年依然前进了9位,位列第32名。
王健林家族的排名变化,也折射了万达集团在地产里的沉浮。
2015年,王健林曾登顶首富。但两年后,国内地产行业刮起了寒风,彼时海外投资骤然收紧,银行突然上门催债,身负4000多亿债务且在海外疯狂并购的万达,一时陷入了四面楚歌。
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还债,王健林不得不甩卖资产,极力降负债、去地产化,实行轻资产战略转型。但转型期也有阵痛,他在胡润百富榜上的排名节节后退。
在经历过几年调整修复后,王健林终于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
今年以来,他更是频频抄底,成为深陷困境中地产大佬的“救星”与“接盘侠”,如全面接管山西忻州田森汇,改名“忻州万达广场”;又与鑫苑、建业签约,全面接管多个商业项目等。
眼下,王健林正准备迎接他地产生涯的新阶段。就在10月24日,他68岁生日当天,万达商管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申请再次失效,老王随即于次日,再次迅速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这是一年里万达第三次递交招股书。
只要珠海万达商管,能在2023年底前上市,敲开资本市大门,那王健林便完成了重回港股的心愿。凭借着万达商管的超大体量及轻资产属性,届时估值提升,老王的身价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
而在今年地产行业为数不多资产增值的人员中,最引人关注的还要属的戚金兴。
榜单显示,2022年戚金兴、戚家齐父子的财富值达到190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1%,排名从去年的802名瞬间增进到第296名,可谓是一次令人惊叹的跃进。
当下的滨江,在区域深耕的民企中,尤为独特。它既不受舆论波及,融资、拿地也如常进行。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滨江以361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列第7,就算拿它与一众国央企对比,表现也堪称亮眼。
而在今年众多房企市值大幅跳水的境遇下,滨江的股价同样实现了逆势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1月初,滨江集团股价已从年初的4.66元/股上涨至10.63元/股,涨幅达约130%,公司市值也已涨至330亿元。
另外,海伦堡的黄炽恒、星河湾的黄文仔、金辉的林定强家族等,在今年富豪榜上的排名都有一定的上升。
其中,黄炽恒以23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235位,排名较去年上升了277位。据了解,作为地产界老板,黄炽恒也是炒股玩得数一数二的高手,有着“最牛散户”的称号。
比如2009年,黄炽恒就与兄弟黄楚欣建仓,一年后上海莱士股票飙升150%,四年后投资收益超500%,获利近4亿元。此后,其更是频频出手、、、天宝股份等股票,其中有几只他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
2016年,凭借着投资线条的延展,55岁的黄炽恒以130亿元的财富首次上榜《胡润百富榜》,位列第213位,此后,他便成为各类富豪榜的常客。
难逃“周期”
不少房企都直呼,地产行业的钱越来越难赚了,其中的“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给地产商当头一棒的,是地产薄利时代的到来。受地价上行、销售限价等影响,地产行业毛利率在2018年达到高点之后就逐年下行,房企盈利进入瓶颈期。
这两年,不仅头部房企的毛利率集体下跌,就连华润置地、中海、龙湖、金茂、金地等多家财务“优等生”的业绩均有类似体现。
毛利下跌,如果能争取“薄利多销”的局面,那仍是比较理想的结果。在去年下半年之前,销售顺畅、规模体量不减,营收、利润、现金回笼同样较为可观。只是后来风云变幻,销售滞涩,一切都变得更为艰难。
今年,经历了“金九银十”之后,地产的销售仍然不见起色。前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60954.6亿元,同比下降43.4%;销售额超千亿房企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超百亿房企10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
销售回款犹如内生动力,假如运转不起来,那就算融资放开,终究只能靠“一条腿”走路。这成为了地产界此起彼伏暴雷危机的导火索。
行业下行,敏感的股市也纷纷看空,在央行“第二支箭”发出,以及一系列的融资利好呈现之前,资本市场跌得可谓是“哀鸿遍野”。
乐居财经曾做过统计,年初至11月初,在60家样本内房股中,股价跌幅超60%的有31家,超过一半。其中,有12家房企的跌幅甚至超过80%,5家房企的跌幅超过90%,在年内10个多月的时间里,犹如滑向了深渊。
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中,仙股遍地。佳源、禹洲、中梁、合景泰富、花样年等30多家地产商,股价均不足1港元;就连被列为示范性房企的旭辉,以及积极化债的龙光,也是依靠近日的股市上涨红利,才从仙股阵营抽身的。
估值本来就所剩无几,有些实控人时不时地还遭受被动减持。如在11月初,荣盛建设被动减持9812.13万股,占总股本2.26%;而近来大股东也被动减持2.82%股份,存在进一步减持3%股份的风险。
在地产老板身价的评判标准中,其旗下的公司市值至关重要。眼下房企的估值跌入谷底,老板持股比例减少,自然影响到他们在富豪榜上的排名。况且,他们为了疏通流动性,还在不断抛售手上的其他资产。
这种例子太多了。前有蓝光抛售迪康药业、蓝光嘉宝,许家印减持恒腾网络,后有当代置业卖掉代建平台等,这些举措也无疑会导致原持有人财富的缩水。
总而言之,胡润百富榜就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存亡。地产富豪们的加速退场,也再次印证了行业周期规律,地产的高光时刻正逐渐远去。
(责任编辑:时尚)
-
重磅 | 央行、银保监会信贷工作座谈会聚焦楼市,一大波利好政策正在路上
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保交楼、稳地产方面,座谈会集中释放了一波利好政策,涵盖供给需求两侧。“ ...[详细]
-
酒说2022年,7月12日,中国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82%股权无偿划转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同日,习酒公司 ...[详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将09869)投资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由13港元上调至18.5港元,相当于当预测今明两年市盈率各72倍及36倍,因料“夜经济”复苏将指日可待。该行预期公司在停业酒馆 ...[详细]
-
兔年初始,华尔街再传降薪“噩耗”,去年表现难以令人满意的投资银行部门正面临最严厉的奖金削减。路透社近日报道,德意志银行计划将投资银行部的整体奖金池下调不到十分之一,但并购和资本市场的交易员的降幅更大, ...[详细]
-
来源:中国青年报即便大部分青年并不认可传统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生育观,但他们对网络中流传的不婚主义、丁克家庭等外来生育观也充满疑虑,并不完全赞同。因此,降低网络信息选择性接触,避免群体意见极化,对营 ...[详细]
-
尽管今年年初至今,美股总体走势尚算强劲,但华尔街的头部分析师却依旧对美股接下来的走势不甚乐观。美东时间周二,首席市场策略师、全球研究联合主管马尔科•科拉诺维奇Marko Kolanovic)表示,他对 ...[详细]
-
2023年操作精要:美联储加息会踩下“刹车”吗?25日晚21点初四),我们来聊一聊美股2023年操作概要,美联储加息会踩下“刹车”吗?新浪财经美股资深编辑 @派哥聊美股 连线Linvest Resea ...[详细]
-
受益于央行加息与市场波动 美国银行一固收交易部门2022年收入大涨
市场波动和利率的持续上升推高了整个华尔街的固定收益交易业务,不过美国银行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强化的一个部门正在成为该趋势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据了解业绩结果的知情人士透露,该行的外汇和新兴市场交易部门2022 ...[详细]
-
11月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第九版防控方案实践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研判证据。 ...[详细]
-
德决定援乌“豹2”坦克,俄外交官向西方发出严重警告:不要鼓励“核挑衅”据塔斯社26日报道,维也纳军事安全与军控问题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康斯坦丁·加夫里洛夫在欧安组织安全合作论坛会议上表示,“豹2”坦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