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力建设公园城市 探索转型发展路径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成都、多地北京报道
6月20日,发力发展成都市发布首批《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建设清单围绕生态、公园生活、城市生产、探索治理四大领域,转型发布项目建设运营、多地企业(项目)招引、发力发展产业协作配套等十大类共1070条供需信息。建设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公园今年2月成都被确定为“公园城市示范区”之后,城市成都市民惊喜地发现,探索成都各处新的转型公园已经陆续开放,游客竞相到公园里拍照打卡。多地今年春天开始,“骑行天府绿道”“露营”“龙泉山看日出”已经成为成都市民三大假日休闲方式。
公园城市示范区与产业发展有什么关系?示范区将会打造成怎样的城市?示范区的建设还有哪些要求和特殊的意义?这些成为很多城市的建设者和市民关心的问题。
成都市发改委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推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是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实践,以及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不只成都,多个城市也出台相关规划,发力公园城市建设。
推窗见绿的浪漫
在今年端午假期前夕,成都市出台了公园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方案,划定了22个可供帐篷露营的具体点位。根据旅行服务平台飞猪的统计,在随后的端午假期里,成都位列全国露营热门客源地第二位。
在环境优势和数量优势之下,成都的公园已然成为成都市民在假期最喜欢且最容易到达的地方之一,这样的城市建设模式也得到了外界的肯定。
早在2018年,成都就成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今年5月,成都市发布《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2.7万字的文件里细化到了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行动计划》里特别提到,成都将持续开展“五绿润城”行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建设天府绿道“活力绿脉”、建设环城生态公园“超级绿环”、建设锦江公园“精品绿轴”,构建起蓝绿交织的公园体系。在加快绿道建设方面,文件提出,到2025年新建公园1260个,建成天府绿道1万公里。
今年初,长达100公里的成都绕城绿道全环贯通,绵延在绕城高速一旁。记者近日体验了骑行成都环城绿道,双向自行车绿道上接连不断有共享单车和山地车驶过,骑行者有说有笑。车道两侧是绵延的草地和修剪整齐的各色花圃,大小不一的帐篷错落点缀在绿地中间。绿道沿线不仅布局了补给站、卫生间等常见基础设施,甚至能看到造型别致的公园式婚姻登记处,那些已然成为不少成都新人领证的首选之地。
将绿色留在城市里的意义,不止于制造更多的景点。金沙农田湿地位于成都城西,它是环城生态公园的同时,也是高品质农田。有专家解释,如此一来,农业用地的载体也实现了城市的生态功能,这也符合国家对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
周末,众多成都市民来到天府绿道骑行打卡。陈雪波/摄影加速城市现代化
“城市的发展也不能仅关注生态环境、考虑环境的优美,不考虑人的就业、居住以及公共服务的空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城市是围绕着“人”形成的多种功能的集合体,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城市病”的原因很多,但病根不是人口集聚过多,而是功能集中过多,各种功能必然占用空间,关键是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要合理。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给成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三个发展定位”中就明确,这里不仅是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和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它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要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
上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推进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可以总结为4个关键词:生态、生活、生产和治理。首先要构建新的空间治理模式,通过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发展格局,来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解决超大特大城市发展中容易面临的“摊大饼”问题。其次才是打造一个蓝绿交织的全域公园体系。
“在构建‘15分钟服务圈’的过程中,就要解决常规需求,包括医疗、教育都需要去布局;而在增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经济活力方面,成都市梳理了20个重点产业链,正在推进‘建圈强链’,围绕链主企业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精准配套。”这位负责人介绍。
因此,城市更新、养老托育、住房保障、产业结构、交通枢纽、营商环境……这些都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构成了《行动计划》的主要部分。
《行动计划》中提到,将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在生态打造之外,成都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初见成效。成都市近年来一直在创新公共服务组织和供给方式,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进老旧城区有机更新,开展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从2018年首提“公园城市”4年来,成都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691处,新增学位52.5万个,三甲医院数量增至54家,连续13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告诉记者,如果将公园城市简单地理解为生态城市,是不全面的。人民对城市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自然地包含了交通、产业、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方面。在过去,城市发展的优先级是“产—城—人”,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房价高企、晚婚少子等现象。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城市发展的优先级转为“人—城—产”,强调城市应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诉求,让人民在城市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示范效应渐显
戴上“公园城市示范区”桂冠的成都,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
在成都市区,可以遥望大雪山,岷江及沱江干流穿越市域,2021年成都森林覆盖率达40.3%;成都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近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这里拥有高等学校60余所、科研院所3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余家;成都已经实施了若干生态工程,依托自然山水建设城市“绿心”“绿肺”“绿脉”“绿环”“绿轴”,开展了“百个公园”示范工程……这些都成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基础。
在高起点之下,成都的城市建设方向是怎样的?成都市已经定下了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城市治理体系更为健全;到203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
成都之外,也有不少城市开始出台建设公园城市的相关规划。
今年5月,深圳市编制了《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大型绿地等系统进行连接和生态保育,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营造“山、海、城”交织共融的公园城市格局,规划草案目前已经进入公示期。
青岛市则提出将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滨海绿道建设、山头公园建设、口袋公园建设、林荫廊道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古树名木复壮等工程,在市民身边见缝插绿,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并公布了《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山东省淄博市也发布了《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并制定了2025年、2030年、2035年“三步走”发展目标;甘肃省临夏市也正式提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还有源源不断的城市,在加入建设公园城市行列的路上。
如今,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城市已成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主要载体。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发展将更多体现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究竟有哪些不可取代的意义?李后强总结称,对其他城市而言,公园城市示范区具有发展范式转变的示范意义、城市规划设计的示范意义,以及城市民主治理方面的示范意义。“成都市推动城市空间治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民主化进程,在基层治理、社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方面充分彰显人民主体价值,为其他城市的人民民主实践做出示范。”李后强表示。
(责任编辑:娱乐)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11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总收入人民币70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1亿元,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人民币8.29亿元。小米在 ...[详细]
-
国家卫健委:“乙类乙管”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是防控重点
今天1月11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高风险人群较多、 ...[详细]
-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839)“买入”评级,作为我国民办高校的龙头企业,公司规模优势明显,有较强的并购整合能力,此次配售将为未来外延扩张提供支持,职业教育是我国政策鼓励的方向,板块估值有望持 ...[详细]
-
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勇担重任 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证券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讯编辑 马兰)12月,欧美国家就将开始禁运俄罗斯石油,但欧盟现在正陷在能源危机之中,让这一次的制裁戏剧性地带上了“悲壮”的色彩。相比于欧盟时不时地嘴硬,同为制裁方的英国虽然也坚称将切 ...[详细]
-
◎记者 陆海晴 陈玥2023年,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公募基金将如何满足个人养老投资需求?一系列问题亟待解答。在机构力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当下,作为业内公认的资产配置和选基专家, ...[详细]
-
■ 社论远离野冰,前往正规冰场,是对自己和家人朋友负责,也能让滑冰更具魅力和吸引力。近日,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在湖面上滑野冰时落水,一则救助者手拉手形成“人墙”接力拉出落水人员的视频引发关注。然而,1月 ...[详细]
-
本报讯记者胡智伟)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已经拉开帷幕。交管部门提示,长途驾车,除了注意避免疲劳驾驶、酒驾等,还要注意避免“药驾”。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感冒发烧症状的人不少,身体不适时应避免驾车并 ...[详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11月21日,#外卖小哥深夜送餐猝死清晨才被发现#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北京日报都视频报道,外卖骑手刘某某深夜接单倒在送餐途中,直到清晨,才被早起的群众发现已经死亡。家 ...[详细]
-
北交所2022年一线监管“全扫描”:严抓信息披露 紧盯“关键少数”
◎记者 徐锐 张雪在“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指引下,元旦前夕,北交所发布了一系列业务指南和监管指引。其中,纪律处分实施标准试行)的出炉则进一步明确了纪律处分量化指标和裁量尺度,提高了监管透明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