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解读:2022年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文化新业态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2022年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文化新业态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解读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
2022年,统计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局解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读年推动促进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显效发力,文化文化全国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企业强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营业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收入实现2022年,平稳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增长展韧比上年增长0.9%。新业性持续增在9个文化行业中,统计态内容创作生产、局解新闻信息服务、读年文化投资运营、文化文化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5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实现增长,企业强增速分别为3.4%、3.3%、3.2%、2.1%和0.3%。
文化新业态发展韧性持续增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4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36.0%,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16个行业小类中,13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到81.3%。其中,数字出版、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30.3%、21.6%、18.6%、16.9%和10.2%。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2022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26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快于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15.0%,占比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793亿元、917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5%、0.1%。东北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9亿元,比上年下降1.0%。
(责任编辑:热点)
-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0.17%碧桂园涨3.6% 旭辉控股涨近7%
11月22日消息,美股周一收跌,纳指下跌近1.1%,高盛表示,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今日开盘,港股恒指低开0.17%,报17625.19点,内房股领涨,涨3.6%,龙湖涨2.7%。跌 ...[详细]
-
央行上海总部:下半年加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创新力度 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
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传达学习2022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上海总部主要工作,安排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 ...[详细]
-
中国网汽车8月5日讯 日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 ...[详细]
-
中国奥园:有其他境内融资安排展期工作已与其境内债权人进入协商阶段
8月5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截至公告日,集团的近九成房地产项目按计划及进度进行,集团继续确保项目竣工交付,同时整合资源盘活项目的建设和销售,降低营运开支,全力设法改善集团的流动性状况。2022年7月,集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被苹果踢出“群聊”逾一年后,失去大客户给欧菲光002456)带来的重创仍未结束。8月30日,欧菲光披露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巨亏8.7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从昔日白马股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记者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银联出手,继续严打信用卡违规套现行为。近日,银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防控的工作通知》,要求加强银联网络信用卡套现风险防控力度,切实履行商户风 ...[详细]
-
猴痘概念股盘前走强,Applied DNA Sciences、Virax Biolabs涨逾7%,Chimerix涨4%。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正式宣布,猴痘疫情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详细]
-
来源:国是直通车原价近万元的最新款苹果笔记本电脑,免税后还能叠加800元消费券,几乎相当于打了个九折。不少消费者眼里放光正欲下单,却发现自己来迟一步已然断货,满脸遗憾。这是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最近在海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方证视点】“三低”择股 “四不”原则——0902来源:伟哥论市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最新资讯本文来自研究所于2022年9月1日发布的报告 ...[详细]
-
随着每日优鲜面临“解散危机”的说法传开,7月29日,不少消费者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北京多个区域在每日优鲜平台下单均显示“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目前每日优鲜App退出账户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