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APP关停潮:直销 向左向右?年内长信基金、国金基金、中融基金、中海基金、英大基金6家公募下架APP
与投资人的公募P关国金“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家公架笼罩在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上的魔咒,难破解。停潮
年内就又有6家公募基金下架其客户端APP。直销中融中海
根据本报记者统计,向左向右分别为长信基金、年内国金基金、长信中融基金、募下中海基金、公募P关国金英大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家公架另外,停潮方正富邦基金在3月宣布暂停APP运营与维护,直销中融中海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向左向右但到目前,年内一直未通知恢复时间,长信亦可看作是下架。
对于下架自家APP这件事,基金公司们的回应如出一辙——属正常的业务经营调整行为。
“官方回应”的默契背后,行业发展的趋势性问题,还有哪些?
“关停潮”
自2019年9月信达澳银基金宣布下架APP,近3年来,公募行业已经有逾10家公司下架了自家的APP。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家基金公司,2020年的红塔基金、资管、德邦基金,以及2021年的东吴基金,都先后公告了终止运营其APP——某种程度上来说,算得上公募基金行业对于APP领域一个小小的“关停潮”。
关停的理由不难理解:中小基金公司在APP投入的运营成本相对于效益产出来说过高,而想要通过运营APP来获客的难度越来越大。
“大公司更加希望把持有人的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方量虽然大,但是很难建立直接与持有人的链接。”某家已下架自有APP的公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始料不及,直销APP除了开发费用之外,每一年还有运维费用,甚至会有一些来自安全、监管等的升级迭代要求。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直销APP推广也是一个问题,中小基金公司的品牌力、产品力都不如头部公司,获客是非常难的,所以直销APP对于原本就保有规模小的中小公司而言,相对鸡肋。
这是基金直销APP领域,甚至整个公募行业存在的显而易见的马太效应:一方面,大型公募由于本身的客户基数比较大,需要这样一个自建的平台去服务客户,且便于直接收集客户数据,反哺到业务中。另一方面,这些大公募有更大的知名度,也有更多的投研、渠道、营销资源去做大规模,这意味着更容易获客。
中小基金虽然也想要自有平台,但运营压力让其不得不“放手”。
但即使已经存在这样的马太效应,整个公募行业,不论是否头部基金公司,其APP活跃度都不是非常高。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今年9月,头部基金代销平台“天天基金”的月活跃人数为421.78万人,“爱基金”的月活跃人数则骤降到了19.34万人。
基金公司自有APP中,月活跃人数较高的都是公司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大公募。
其中最高的包括“汇添富现金宝”“兴证全球基金”“天弘基金”“易方达e钱包”,对应的月活跃人数分别是14.86万人、10.99万人、10.59万人、10.11万人。
这一流量数据,面对“触达-获客-服务”的闭环理想,显然遥不可及。
入不敷出
APP月活数据,与公司规模并不完全相关。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管理规模同样排在行业前20左右的公募们,亦有不少公司的APP月活跃人数仅为几万人。
以易观千帆数据为口径,譬如,“嘉实理财嘉”“华夏基金管家”“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中欧财富”“鹏华A加钱包”“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对应的9月月活跃人数分别是8.96万人、8.05万人、8.00万人、6.47万人、4.19万人、4.01万人、3.26万人、2.11万人、1.11万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公募行业大量的基金公司自有APP的月活跃人数,不少只有几千甚至几百人。
这样的数量级,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的确显得有些“鸡肋”。
“其实除了那些已经关停的基金APP,这个行业中,还有不少基金公司的APP是‘入不敷出’的状态,投入成本和产出的效益并不匹配。”据业内人士透露。
舍不得关停,这背后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并不仅仅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按照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监管在安全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增加,基金公司自有APP必须不断进行迭代。
这意味着,不排除未来可能继续有基金自有APP下架。
公募基金行业在过去10年经历了跨越式发展,而在本轮自有APP关停的背后,同步发展的互联网销售渠道逐步壮大,成为推动行业规模迅速提升的重要力量。
后者最典型的代表即是蚂蚁和天天基金,其更像能为基金公司提供大流量和各种营销方案的第三方服务商,同时也在不断进化自己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的能力,去服务大量的C端客户。
直销,向左向右?
代销分为线上代销和线下代销。
线下主要是银行、券商等传统销售渠道,线上渠道则是以蚂蚁、天天、理财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销售渠道。
“近两年来,蚂蚁、天天的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些传统渠道。这背后有以下原因:第一,互联网理财的兴起,通过用智能手机进行理财,投资更加方便;第二,85、90后群体成为互联网渠道的主力;第三,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受到影响,大家都在发力互联网渠道;第四,今年来投资者教育更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理财,而互联网渠道是成本最低又最便捷的渠道。”上述公募人士对此理解称。
另一方面,券商大肆“袭来”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在削弱基金公司直销APP存在的必要性。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今年9月,同期券商的月活跃人数,最差也以几十万计,排在头部的券商自有APP“涨乐财富通”“君弘”“平安证券”,对应的月活跃人数分别是925.48万人、746.94万人、647.03万人。
对比能够代销基金,且近年来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券商们的APP月活跃人数,基金公司的自有APP们处境则更显尴尬。
“实际上,对于多数券商和投顾来说,‘发展财富管理’就等于是‘卖基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券商时,不少业内人士对此理解得简单且直白。
其背景是,券业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财富管理的模式,而且大部分的投顾也不具备服务客户资产管理,或者说财富管理的能力。
从这一角度来说,当整个券业加入为基金公司获客的角逐中,基金公司通过自有APP获客的难度在增加,必要性亦在降低。
此外,2018年开始试点、2019年正式开始常规运作,并在2021年-2022年充分发展的“券商结算模式”,亦在改变整个基金销售及客户维护的生态。
另一机构人士称,券结模式不仅激发了券商渠道的代销活力,对公募基金的销售规模和保有规模都有正向贡献,且又能推动基金公司和券商的深度绑定,也便于基金公司对自己客户信息的把握。
例如9月末宣布终止旗下自有APP运营的长信基金,在此之前就新增了不少三方、券商甚至同业公募的子公司中欧财富等代销渠道。
其在母公司长江证券半年报中披露了下半年的发展计划,即,开拓券商结算模式,加大与头部代销机构合作;深入研究客户需求,遴选更加契合平台属性和客户画像的产品,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
这一选择,显然不是个案。
(责任编辑:探索)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间消息,唯品会NYSE:VIPS)今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216亿元约合3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49亿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GSK.US)首席执行官艾玛·沃尔姆斯利(Emma Walmsley)表示,公司股东投票赞成分拆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新公司Haleon的股票定于当地时间7月18日在伦敦上市。在葛兰素史克股东大会的投 ...[详细]
-
美元之涨,世界之痛,而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整个世界可能会更加不安。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最近推动美元指数升至有史以来最强水平,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等货币创下数十年高点。但鉴于绝大多数跨境贸易仍以美元计价,这 ...[详细]
-
FTX崩溃蔓延担忧加剧!比特币跌至两年最低水平 Coinbase四天跌超25%
来源:华尔街见闻 韩旭阳币圈流动性正在枯竭。分析师称,加密货币行业的日交易量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将比今年的平均水平低30%至4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FTX危机的余波正在扩散中。短短几天内,规模庞大的FT ...[详细]
-
上半年“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
来源: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韦衍行)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向外通报2022年上半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扫黄打非”工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部署早 ...[详细]
-
大家都知道,近期的港股新股市场相当冷,以前打新为了赚钱,现在打新为了回本。小编不禁想灵魂一问,你打新多久没赚钱了?今年上半年破发率超70%,近期的新股一个比一个惨,超购40多倍的破发;要不是有绿鞋机制 ...[详细]
-
数字信贷在我国发展已超10年,解决了许多小微经营者“有没有”贷款的问题,但还未解决额度“够不够”的问题,有调研数据显示,51%的小微商家期待更高额度。“之所以不够,是因为金融机构对小微商家的画像刻画还 ...[详细]
-
啥情况?美股突然跳水,巴菲特“精准”减持,比亚迪ADR大跌!“宁王”杀跌5天,外资却在加仓,什么信号?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巴菲特真的减持了!8月30日,港交所网站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在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H股,平均出售价格为277.1016港元/股,套现近 ...[详细]
-
北京王府井、广州长隆等拟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关于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申报工作的通知》办产业发〔2022〕27号),经地方申报、省厅推荐、合规性审查、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