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低碳智能建造 碧桂园博智林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博智林大楼
李晓红
近年来,发力发展在迈向“双碳”目标下,低碳绿色建筑上升到国家战略,智能智林助力质量建筑行业的建造建筑转型升级显得尤为紧迫。而低碳智能建造作为解决建筑行业低效率、碧桂高污染、园博业高高能耗问题的发力发展有效途径,其契合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低碳发展需求,成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智能智林助力质量重要举措。
此前,建造建筑住建部、碧桂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园博业高《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广智能建造,发力发展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低碳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智能智林助力质量形成一系列建筑标志性产品。实际上,在探索低碳智能建造、开发建筑机器人方面,不少企业已经行动,其中,碧桂园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建筑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我国是建筑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4%。
在庞大的产业规模之下,当前建筑业的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较低,面临诸多制约,比如用工老龄化、用工荒、用工成本上升,施工手段、施工方式落后等问题加剧,导致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亟须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而低碳智能制造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委先后颁发多个指导性文件,加速建筑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此后,《“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关于征集遴选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相继发布,进一步强调了智能建造于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鼓励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紧跟国家政策,走在了国内外行业前列。目前,博智林形成了以BIM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打造数据化的建筑信息平台,赋能设计、采购、运营、工程等各模块,为建筑全产业链提供可视化的智能建造整体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博智林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积极探索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在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多机施工系统化应用、建筑数字化治理等细分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截至2022年9月,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700多项,获授权超2100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超1000项;相关机器人技术已在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中获得六项国际领先的综合评价。
智能建造解决建筑业痛点
随着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迎来风口。
铺地砖、砌墙面、混凝土修整、高空外墙喷涂……这些“危、繁、脏、重”的体力活正逐渐被一些机器人“工友”替代,不仅从根本上减少了安全风险、职业病危害,同时也有效提高用工效率、降低了施工能耗及环境污染。
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投入,特别是建筑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市场巨大,已经成为全球建筑业的关注热点。
在此背景下,博智林集中力量研发、生产及应用建筑机器人,从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三方面提升建筑施工综合效益,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截至2022年9月底,已有32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6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博智林建筑机器人不仅能有效消除常见的安全风险,还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提质增效。比如测量机器人,两分钟即可完成单个房间实测,测量精度在±1mm内,作业效率与测量准确率大大优于人工;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线由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及地面整平、地面抹平机器人等组合而成,通过联动施工整个混凝土施工班组人员可由传统的12人减少至8人。外墙喷涂机器人具备超速限制、超载监测、应急释放、姿态监测、风速监测、障停等安全功能,有效保障机器人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姿态稳定性控制、喷涂压力监测、涂料流量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提升喷涂过程的稳定性,保障机器人的施工质量,喷涂效率达到了传统人工的3-5倍。
此外,2021年12月30日,博智林在汕头首次完成“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多机施工系统首次实现了装修阶段的多机协同施工,标志着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进入了多机协同系统化应用的新阶段,在探索高质量、智慧化的智能建造新路径方面再度取得重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尧学教授表示:“碧桂园集团旗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通过BIM数字化、建筑机器人、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技术创新,在多个复杂的施工场景上成功实现多机协同施工,在国内智能建造领域属于首创,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绿色低碳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尤为重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推动建筑行业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对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促进碳排放在达峰后稳中有降。《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推进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让“变废为宝”在工地成为了现实。一方面,博智林流动制砖车让工地上有用的砂、石头、混凝土等建筑余料不用再被搬去填埋场,而是将有用的建筑余料分离出来就地加工,转化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制品。另一方面,博智林流动制砖车提供了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将有用的建筑余料分离加工转化为符合要求的再生建材制品,如园林路面砖、植草砖、盲道砖等,同时节省建废清运费、减少粉尘污染和运输排放。
截至目前,博智林流动制砖车已在住建部办公厅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凤桐花园投入使用,累计消纳建筑废弃物450吨,生产路面彩砖(230×115×60mm)超过20万块。
在“双碳”的大趋势下,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幅度减少了施工的返工率;通过科学的材料算量系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的大量推广与实地运用,也提高了其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成效。
(责任编辑:娱乐)
-
我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每年28.58万亿元
国家林草局今天22日)发布,日前,国家林草局发布《2021中国林草资源及生态状况》。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在国家层面对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构成的生态空间、生态产品、生态 ...[详细]
-
转自:保险报网【实习记者 杨雨萌】8月31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公开挂牌转让公司持有的参股公司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全球人寿”)50%的股权。公告显示,本次同 ...[详细]
-
9月1日,竞争激烈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一起交出了最新一季的答卷,几家欢喜几家愁。8月,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哪吒汽车和即将登陆港股的零跑汽车继续领跑,蔚来汽车紧随其后,而处在新旧车型交替阶段的小鹏汽车和理 ...[详细]
-
转自:保险报网本报记者 仇兆燕9月1日,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川渝两地银保监局共话“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四川银保监局、重庆银保监局联合出台《推动四川省重庆市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 ...[详细]
-
阿里巴巴受累投资单季净亏225亿 2022年底前完成港股主要上市计划搁浅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投资损益下降,阿里巴巴迎来历史亏损最多的一个季度。11月17日晚,阿里巴巴09988.HK,BABA.NYSE)公告称,公司三季度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日报道,美国夏威夷州当天关停该州唯一一个煤电站,彻底告别煤电。该煤电站于1992年投入使用,位于夏威夷首府檀香山所在的欧胡岛上,其发电量能满足该岛1/5 ...[详细]
-
欧洲债券市场正遭遇大幅度抛售。今年8月份,德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逾0.7个百分点,至1.54%,为1990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国家的债券亦受到抛售。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 ...[详细]
-
惊动交易所!百亿私募狂买A股公司,“越线”也不停手!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31日晚间,300625)发布公告,公司股东珠海阿巴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巴马资产”)在5月16日至8月2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 ...[详细]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等1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 ...[详细]
-
自然资源部启动海洋灾害Ⅱ级应急响应:浙沪近海今明或有大浪到狂浪
据国家海洋预报台官方微博消息,受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强台风级)的影响,我国东海南部、台湾以东洋面海况恶劣,预计今明两天,浙江近岸海域将有巨浪到狂浪,上海近岸海域将有大到巨浪,同时,长江口至杭州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