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范一飞:推动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互联互通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历经三年试点,央行数字人民币APP当前已在各大应用市场正式上架,范飞软硬件钱包成功落地,推动统电智能合约、数字无障碍适老化产品等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多层次产品体系初步形成。币体下一步,系传如何在市场应用和技术创新中不断深化发展?支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9月8日举行的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针对数字人民币的生态发展、创新引用和受理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最新思考。工具他指出,互联互通在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过程中,央行我们始终重视创新与安全的范飞辩证关系,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推动统电推动数字人民币工作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发展道路。下一阶段,人民将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让消费者可以“一码通扫”。
生态构建:尊重市场规律也要发挥央行作用
目前,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范一飞指出,实践证明,“双层运营”架构是构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的最优方案,也被各国央行广泛借鉴。
一方面,央行通过实施中心化管理保证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央行为商业机构提供开放、中立、可信与稳定的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也不能忽略“公共品”这个基本属性。
范一飞强调:首先,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注重市场经济中的制度安排,推动形成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与商业激励机制,持续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持我国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先发优势。
其次,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市场主体的基础上,更好发挥央行的作用,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数字人民币和传统支付方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能完全照搬实物现金和电子支付那一套,我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过‘该打破的打破,该约束的约束’。在制度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既要注重融合,又要支持创新。试点本身也是探索的过程,要积极运用新理念,凝聚新共识,服务新发展格局,最终目的是给人民带来实惠和便利。”他表示。
再次,分散决策、风险分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与激励机制相辅相成。范一飞强调数字人民币要运用好这个规则,在“双层运营”架构下坚持权责对等,一方面强化激励约束,避免权责不对称引发的各类机构行为扭曲和低效,另一方面还要实现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提升数字人民币生态的稳健性。
创新应用:要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壁垒
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货币支付体系的重大创新和升级,在技术和业务模式上都有很大的调整,一个突出方面就是可编程性,通过加载智能合约实现定制化支付。
事实上,智能合约的概念早在1994年就已提出,但在此后20多年并没有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落地。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智能合约的技术运行条件不再是障碍,其广泛应用更多依赖于可信、开放的生态体系。
范一飞认为,数字人民币在此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消费红包、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他指出,未来,在具体推进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在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和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方面切实发挥作用。智能合约本身需要具备的一致性、可观测性、自强制性等技术特性,叠加数字人民币法币地位和“账户、准账户和价值特征”优势,有利于提升交易透明度,并降低履约成本和违约风险,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降本增效和监管能力优化。
其次,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坚持开放包容、公平竞争,要在央行中心化管理和“双层运营”架构的原则下统筹推进,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壁垒。要广泛连接各类外部生态,确保在智能合约系统和外部系统、身份验证和合规性检查数据以及运行环境等方面实现互通,更高效地适应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
再次,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注意制度衔接和剩余风险防范。一方面,合约模板的合法性、一致性和通用性是智能合约发挥强制履约价值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建立有效机制对其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有助于解决现实难题,但是智能合约并不能消除各行业的原生风险,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探讨业务剩余风险管理问题。
受理标准统一:加快推动“一码通扫”
货币体系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标准的统一尤为关键。在范一飞看来,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个人和机构,依靠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客体是产品与服务,依靠标准来规范和引领。标准与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平稳、有效运行的基础。
他进一步强调,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要体现人民性,让使用更方便快捷。在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方面,受理环境和应用场景拓展亟待破局,其中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是关键所在。为了实现数字时代的“钱同币、币同形”,要从信息交互、业务流程、技术规范等维度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具体来讲,要推动数字身份、报文规范、二维码制、蓝牙和NFC等方面规范和标准的统一,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让消费者可以“一码通扫”,商户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类支付工具。此外,为避免用户信息泄露,消除数据安全隐患,也需要统筹组织各方对相关技术进行升级加固,提升安全防护水平,保障支付的安全便捷。
(责任编辑:娱乐)
-
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入阐述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主张,呼吁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 ...[详细]
-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张旺 甄翔】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30日发表声明,对前些日子美英舰艇未能停靠该国港口的原因做出澄清,并宣布在出台新的港口访问机制之前,将暂停接待所有外国军舰停靠。不过,所总理化解问 ...[详细]
-
席卷硅谷?马斯克和推特共发出超百张传票,许多精英被迫卷入其中
埃隆·马斯克和推特的“连续剧”又更新了。8月30日,周二,马斯克的律师团队再次向推特发送终止收购函,以“其他理由”终止44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契机是推特前安全主管佩特·扎特科Peiter Zatko) ...[详细]
-
碧桂园莫斌:下半年不设具体拿地金额,明年6月份市场会恢复到健康发展阶段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市场调整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碧桂园执行董事兼总裁莫斌在中期业绩会上流露出一丝无奈。8月30日,碧桂园披露中报。营收下滑30.89%、归母净利润下滑95.9%,房 ...[详细]
-
高瓴资本系清仓式减持良品铺子,公司股价午后一度上演准“地天板”
截至发稿,该股涨逾6%,报37.63元,振幅19.98%。11月21日,午后一度上演准“地天板”。截至发稿,该股涨逾6%,报37.63元,振幅19.98%。11月20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高瓴系旗下的 ...[详细]
-
汇丰银行首位华人主席郑海泉去世,曾任李嘉诚公司独董!他不炒一名员工
知名银行家郑海泉走完励志一生。8月28日晚,汇丰银行前亚太区主席郑海泉逝世,享年74岁。郑海泉1978年加入汇丰银行,1986年成为汇丰银行首席经济研究员。1995年,郑海泉出任汇丰银行总经理及香港上 ...[详细]
-
国家统计局:21个行业中12个行业PMI较上月上升,多数行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2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扩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2年8月中 ...[详细]
-
海外网8月31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8月29日报道,哈佛大学一项最新民调显示,超过1/4的美国人表示害怕在社区中遇袭。和白人相比,有色人种更担心自己遭到袭击。该调查于今年6月到7月进行,面向41 ...[详细]
-
盖世汽车讯 在其旗舰电动汽车项目Trinity投产推迟至2030年之后,大众汽车可能会推出其高尔夫紧凑型掀背车或途观Tiguan)跨界车的纯电动版本,以保持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的活力。德国媒体援引大众消 ...[详细]
-
财经早报:巴菲特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4只新股)
【市场回顾】A股:周二,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上证指数平开下挫,尾盘有所反抽,但是未能翻红。板块方面,涨跌各半。互联网电商、传媒、教育、养殖等涨幅居前,煤炭、燃气、化学原料、电力等跌幅居前。截止收盘,上证 ...[详细]